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開封包公祠》

包公祠內說包拯,開封包公祠,仿宋風格的古建築群中,感受浩然正氣......


⛩️包公湖



包公祠,座落在八朝古都開封城內,碧波蕩漾、風景如畫的包公湖西畔。
傳說,包公眉額間月牙形古鏡沉落湖底,因此湖水清澈見底、光潔如鏡。




包公祠憑湖臨風,綠樹紅牆倒映在碧波之中,漫步湖畔,四季滿目翠綠。
包公祠東側由石雕、水榭構成,有靈石苑,龍吟橋、百龍亭,典雅別致。




包公湖風景區內假山起伏,瀑布飛瀉,玉橋卧波,錦鯉戲水,石雕精美。
大殿東側的「月亮門」,門後壽星雕像和包公湖,月亮門南行,即包公祠。




「龍馬出河」,《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包公一生
為官清廉,不畏權貴,執法如山,其功德為後人世代傳頌,建祠奉祀。


⛩️包公祠



包公湖畔包公祠,千年青史千年思。賞開封包公祠人文景區,仰之彌高。
開封府包公鐵面無私,秉公執法,祠堂反映了一代廉吏光輝典型的一生。




包公祠始建於金元,經明清朝代,歷代修葺,已有近千年歷史,水患屢毀。
今歇山頂的仿宋建築的正門威嚴雄渾,地面離正門達1米多高,十一級臺階。




祠前有兩副楹聯:「春秋有序人民不虧時彥,宇宙無極偉業尚待後賢」;
另一聯:「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頌赤膽,正氣披上管弦百姓皆呼青天」。 


⛩️二門



跨過了包公祠大門,彷彿跨進千年,觸摸著北宋重要的一張名片 ─ 包公。




二門門額懸「德昭古今」,包拯清正無私的敬仰,也是包拯最好詮釋寫照。




感受開封歷史文化。包公祠,位於開封市西南包公湖內,佔地約一公頃。



洛出書,「龍馬負圖處」,落款為嘉祐二年三月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包拯。



緊鄰湖水,心曠神怡。植物茂盛和假山圍繞。穿過左邊房屋才看見殿堂。


⛩️二殿


「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頌赤膽」,跨越千古,走過氣勢雄壯的正大門。
大門内一座石牆照壁。佈局規整,油漆彩繪,莊嚴肅穆,均系宋代風格。



包公祠主要建築由大殿、二殿、東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大門樓組成。



照壁對二殿,殿檐匾額「峭直清廉」,柱聯「峭直傳今古,清廉著史乘」。



後門聯「朝野震清剛,一片公心扶社稷;典型昭鑒戒,千秋關節怕閻羅」。 




開封包公祠是海內外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資料最全、歷史最悠久場館。




二殿展出包公出仕明志詩、開封府題名記碑、家訓書法手跡、墓誌銘等。




家訓體現了包公的高尚品德:「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
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清廉峭直傳今古!




包公石刻像拓片,線條清晰,生動傳神,是現實生活中容貌的真實再現。




二殿內陳列有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石碑,刻著一八三任開封府尹名字。




人們喜歡在包拯名字上撫摸,表達敬慕之情,包拯名字已然成一道指痕。




蔡襄、寇準、范仲淹、歐陽修也擔任過開封府尹,石碑據說是北宋遺物。
歐陽修接任包拯擔任開封府尹,治理方式不同,有「包嚴歐寬」的説法。


⛩️中院


包公祠為白牆青瓦構築的封閉式院落組成,中院安靜幽雅,花香四溢。
院落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碑亭,東邊碑亭中立有明朝重修包公祠的石碑。



《包孝肅公祠記》碑:開封府故有宋包孝肅公祠,蓋祀其知開封時功也。
西邊亭子石碑上刻的是河南大學教授于安瀾先生寫的《重建包公祠記》。



青煙裊裊,凝重典雅的典型仿宋風格古建築群,青磚綠瓦,濃墨彩繪。
殿堂廳閣,翠環綠繞,建築仿照歷史文獻記載中的開封府樣式建造的。




走過二殿,我進入了包公祠的後院,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往古的感覺。
包公祠,既有北方建築風格的厥偉壯觀,又不乏江南園林的精緻典雅。


⛩️東配殿



東配殿門外檐懸著「鐵面無私」的匾額,内檐掛著「執法如山」的匾額。




錚錚龍爪槐,廊柱懸掛著「啟正門群奸喪膽,斷關節萬姓開顏」的對聯。




配殿是包公祠蠟像館,以蠟像和壁畫形式,圖文並茂的展示包拯軼聞。




聲名顯赫開封府,南衙威名天下傳。展示歷代歌頌包拯的文學影劇作品。




東配殿包公斷案《鍘美案》群組蠟像,真人大小,色彩鮮明、形神俱備。




大堂上陳列傳説的三口鍘刀-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令人望而生畏。

【註】
銅鍘為皇帝御賜,可先斬後奏。中間是龍頭鍘,鍘皇親國戚、王子王孫;
大堂上右邊是虎頭鍘,鍘貪官污吏;左邊是狗頭鍘,鍘犯法的平民百姓。




千古青天包拯!《鍘美案》生動描述了包公清官的不畏強權,執法如山。




包公神情肅穆地摘下烏紗帽,以龍頭鍘鍘了企圖殺妻滅子的駙馬陳世美。


⛩️西配殿


西配殿「白簡凝霜」匾,廊柱「欲奉箴銘上三疏,思除弊政陳七章」聯。

【註】
「白簡」是古代彈劾官員奏章,「凝霜」是古安徽績溪所產的優質紙箋名。




西配殿設置有一按照歷史記載仿製的開封府模型,當年盛景,很是氣派!
其實,歷經黃河水患,當年的開封府已沉沒地底,今日所見是後來重建。




開封府依北宋營造法式建造,以正廳、議事廳、梅花堂為中軸線,輔以
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獄、英武樓、寅賓館五十座殿堂。




「明禮院」是試場,旁邊塔樓式,俯瞰開封府的「清心樓」是最高建築。
布局規整,後院「梅花堂」是包公倒坐南衙,史上第一個開後門的地方。
梅花飄香小院「梅花堂」是包公專為沒錢遞狀伸冤的苦民所開的一扇門。


⛩️大殿


包公祠最後一座歇山頂「大殿」,面闊增加到五間。匾額「公正廉明」。
看大殿基座四角各有一塊雕成獅形的角石,這是宋代建築的一個特點。



楹柱聯:「正氣塞乾坤事屬公私須有別;丹心昭日月人歸善惡自分明」。
另一聯:「鐵面無私,輦下豪門懾霜簡;鏡心普照,舊邦黎庶護甘棠。」




包拯巍面炯目,勁直如松,蟒袍玉帶,長鬚飄胸,凜凜不可奪的威儀。
三米高坐像兩旁陳列著反映包公真實生平和清廉品德的歷史文物典籍。




帽翅長耳為防止官員上朝時交頭接耳而設計,宋欽宗對包拯非常器重,
但包拯個子小,給包拯更長帽翅,通過帽翅在百官中一下子找到包拯。




東山牆上的陶瓷壁畫《不畏權貴》壁畫「執法如山」反映包拯的政績。
朗朗乾坤,丹心一片,彩陶壁畫邊的龍鳳圖案,展示包公氣魄和威嚴。


⛩️開封府,千年祠


巍巍開封府,今包公東湖北岸,重建的開封府衙景區六0餘畝,氣勢恢弘。
與包公湖西側包公祠遙相輝映,形成「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壯麗景觀。



廳內正座太師椅壁上一幅「黃河巨浪圖」,上懸集顏真卿「正大光明」匾額,
兩側聯語為:「仰學士遺風且向汴京尋勝地;瞻龍圖舊制可知首府有青天」。



人間四月天,清明時節過後,走近包公祠,一股浩然正氣撲面而來。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到開封旅遊當然要參拜包公祠。



「百姓青天百姓敬,千年包公千年祠」千古包青天剛正不阿,清正廉明。
當今司法正需要像包青天的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不畏強權,秉公執法。



在民間,包拯被神化為黑面月牙,日管陽、夜管陰的神話人物「包青天」。
包公湖畔,大名鼎鼎的開封府,似乎聽到包公威嚴的聲音迴盪著 ─ 升堂!


(📷2025年4月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