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卡爾卡頌,城堡之最》

座落奧德河的卡爾卡頌,建築在庇里牛斯岩石山丘,是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橋樑。歐洲最大城堡,擁有中世紀最完整的雙城牆,是法國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一、出發,亞維儂





進入瀰漫歷史韻味的中世紀古城,石灰岩築成,總長4330公尺環繞的城牆,城牆和建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尤以亞維農主座教堂的教皇廣場,和亞維農斷橋為知名地標。







隆河左岸的古城始建於羅馬時期,橫跨隆河的聖貝內澤橋十二世紀就存在,歷經洪水肆虐,原始長度九二0公尺,廿二個橋拱,只剩四個殘拱與塔橋大門。

【註】
橋上有座「聖尼可拉斯禮拜堂」,供奉著建橋的牧羊人貝內澤,法國童謠「在亞維儂的橋上跳舞吧!跳舞吧!…」場景即是在此橋樑。






教皇宮旁,建造於十二世紀的羅馬式建築「亞維農聖母大教堂」,最高處金光閃閃的是聖母像。教堂內最著名的是教皇約翰二十二世之陵墓。






從1305年到1378年,亞維農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宗教首都,地位堪比梵蒂岡,天主教聖城曾有七位教皇駐蹕於此,法國大革命前是教皇的領土。

【註】
法王迫使聖座從羅馬遷移至此,教宗重返梵蒂岡後,法王另立教宗,造成羅馬教會 「大分裂」。其間,教皇建築岩山做屏障保護的教皇宮、城牆、修道院及學校,亞維農成為聖城。






在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城,歐洲最大、最重要的中世紀哥特式教皇廣場,觀賞每年七月的亞維農藝術節的街頭表演,是我們短暫停留亞維農最美的回憶。

【註】
岩石公園眺望聖貝內澤斷橋和對岸堡壘景色。教皇宮建築設計出自法國當時最優秀的兩位建築師Pierre Peysson和Jean de Louvres之手。


二、前進嘉德水道橋





早餐後繼續前進,沿著嘉德水道橋參觀。水道橋建於兩千年前,全橋都是由石頭砌成,是羅馬時代的供水系統,為世界難得一見奇景。







水道橋建於西元前十九年,高49公尺,長275公尺。全用六噸重的巨石建成,共分為三層,供水系統是古羅馬帝國最出眾的一項工藝成就。






供水系統是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女婿所建造,將尼姆西北方廿五公里的山區泉水,輾轉運送到尼姆城中。花費十五年才建造完成,







地跨越嘉德河,世界文化遺產嘉德橋的偉大工程,當時每天可運送三萬五千立方公尺的水,水道橋的建築,維持了羅馬帝國之盛世榮景。


三、卡爾卡頌,城堡之最

高塔甕城




「她就在那裡,完美幸福,我從未見過卡爾卡頌。」東城門是最大城門,入口處的「卡卡」夫人雕像,十六世紀起,風雨晨昏屹立於此。


        




高塔全城最高建築扼住出入咽喉,哥德式外圍城牆拱門頂浮雕著聖母守護神,層層拱形搭架起天橋似的甕城阻敵,中間以橋樑聯繫連接到主城門。


品嘗「卡頌來」



半身雕像矗立廣場市集,紀念市長疾呼奔走保留城牆,修復城堡免於淪為「採石場」。藤蔓沿著石牆攀爬,這古老的城,到處散發著白話的詩意!




你可以天光佐餐享受樹下的閒適;或者在盾牌弓箭的牆上尋找歷史氛圍,品嘗傳統風味餐「卡頌來」─ 白豆燉肉砂鍋,洋蔥、火腿、肉腸飄散成香!


進入內堡




歐洲最大城堡,擁有中世紀最完整雙城牆,是法國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戰略要塞,羅馬帝國建城後,數度易主,十三世紀才歸屬法國。






「城中城」外牆龍蟠盤旋三公里,上方蹲踞五十二座儲糧兵器石砌高塔,內外城牆間空地平時軍事操練,牆下陡峭山坡,山下奧德河環繞。




牆垣外視野遼闊,綠樹、古道、民宅接連天際。奧德河將卡爾卡頌劃分為新舊兩區,南法風格的民宅,隔著綿延的牆垣城垛,與莊嚴矜重的城堡相對峙。


城堡博物館




  昔日權貴象徵改為博物館。1130年建造此天險「堡中堡」─ 伯爵城堡為軍事核心,五座藍頂瞭望臺,羅馬式高塔巨牆,磅礡氣勢中散發濃郁的幽幽古風。





三連窗拱廊,中世紀混雜西班牙摩爾的博物館,是砂岩製成的十五世紀作品,同時期,彩色雪花石的耶穌受難裝飾屏風,來自古城的聖塞爾南修道院。





十二世紀大理石製成的洗禮臺,人面怪獸是出水口。十三世紀信奉天主教的十字軍攻城,火刑融合摩尼教的基督教支派,驅離收容異端教派的全體居民,裸身至奧德河對岸自立門戶。


防禦長廊


 


城牆上修築防禦長廊,磚石斑駁的圍牆上,交叉的木頭圍籬,弓箭手藏身防護其間。穿梭在雙城牆之中,彷彿聽見身穿鎧甲的騎士踏馬而來......





  防禦工事的箭塔見證戰爭史。硝煙箭雨中,卡爾卡頌在伯爵城堡上迎戰。羅馬人、高盧人、西哥德人、摩爾人、十字軍......唯一在英法百年戰火倖免洗禮。





登臨眺望厚實的外牆垣,宏偉古堡是伊比利半島通行歐陸之要塞,位於法國與西班牙邊境,具有戰略及商業價值,古來兵家必爭之地,造就卡爾卡頌的非凡的歷史古蹟。


卡爾卡頌




來到傳說中查理曼大帝圍城時代,當時城主卡爾卡斯陣亡,糧食耗盡,夫人將僅剩穀米填滿豬腹,再拋擲腦滿腸肥的豬隻在兵臨城下的查理曼陣前,烤肉冉冉飄香......





傾慕夫人絕色的大帝,為不失風度,撤軍而去,當敵軍拔營時,城堡奏樂慶祝,鐘鼓齊鳴......此城因此命名卡爾卡頌。頌者,法語樂曲也,如今夫人地母般的守護在外城口。


穿梭時光




走在卡爾卡頌的堡壘、塔樓、城垛、樓閣,穿梭時光.....烽火硝煙,彷彿身中世紀場景,羅賓漢就站在城牆外的石橋上挽弓拉箭,瞄準城堡......

【註】
城堡外圍長達三公里的雙城牆,城牆之間的區域是中古騎士的競技場及訓練場。城堡裡共有五十二座石砌高塔,為電影《羅賓漢》拍攝地。



 

宵禁封城前,人潮蜂湧而出,越發凸顯出甕城的隘口地位,今天七月十四日,法國國慶,延續卡爾卡夫人「肥豬卻敵」的傳統節慶。


禮讚卡爾卡頌



「堡壘、塔樓、城垛、樓閣,成片的葡萄園,舒緩的河流,蔭鬱的小徑,讓人無比驚嘆無以復加的浪漫!」《卡門》作者梅里美,擔任法國歷史文物總督察長時,曾如此禮讚卡爾卡頌。


 

 

艷陽日親炙,卻無緣一睹晨昏夜色,燈光煙火,然而天倫中畢竟圓夢,見到詩人筆下形容生命最後的燦爛,死而無憾的卡爾卡頌 ─「她就在那裡,完美幸福,我從未見過卡爾卡頌。」


(2013年7月14日)

(以上圖片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有觸及版權請通知本人刪除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