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五嶽獨尊玉皇頂》


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東嶽泰山有「五嶽獨尊」美譽循帝王封禪之路登臨玉皇頂俯瞰齊魯之邦......




東嶽泰山,五嶽之首坐擁天下第一山之稱譽名列中國十大名山登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造化鍾靈秀,五嶽泰山尊。泰山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之神山,相傳盤古死後,頭部化為東嶽泰山成為群山之祖




古人視泰山為「直通帝座」天堂,自來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說法,帝王登臨泰山,為社稷穩定,民族團結之象徵。





泰山的歷史是一部帝王史,帝王登泰山肇始於秦始皇,相繼有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玄宗;康熙、乾隆等君臨。




細數泰山先後有十二位帝王親臨,另有廿四代帝王遣官祭祀七十二次,穩坐泰安之泰山,寓意國泰民安」精神內涵




自古中國多名山,而「山不在高」,君王親臨,有龍則靈,入口對列十二根盤龍石柱, 五嶽獨尊,正是帝王之象徵。





靈山坐落國土東方,屬五方青色,生命之春,為陰陽交替,萬物更生聖地,自然人文相襯,吸引名人雅士吟詠頌讚。




盤古以來,視泰山萬物聖山,歷代帝王登基,必至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祈求海宴河清,物華民豐,盛世太平




「封」,高處築壇祭天「禪」,低處闢基祭地,南坡綿延十公里長,古登山石階松柏景觀帶,是祭天封禪大道




封禪朝天程序軸線從南門「遙參門」起,穿過岱廟往北延伸至岱宗坊,再與盤山道相接,通往岱頂「天府」,次第展開





朝天之路,有跨盤道的門戶建築、臨溪而建的休憩賞景亭、聳立山巔的祭祀建築,形成一條壯觀的封天朝山序列。




泰山全程分三段,中巴接駁至半山中天門索道」,纜車飛越最陡一段後,徒步南天門再攻玉皇頂制高點。




纜車橫亙山與城建築序列,連接人間至天堂軸線,腳下綠葉華滋,眼前天低雲近,正是發育萬物,峻極於天」之寫照。




古松萬株,蒼翠蓊鬱、層層疊疊,李白吟詠:「長松入雲漢,遙望不盈尺。」; 乾隆帝讚美:「岱宗最佳處,對松真絕奇。」




索道纜車,飛越六里長路,若循登山石階盤道,古柏夾道,濃蔭蔽天,人行其中如入綠色隧道,清風颯颯,涼爽宜人。




登山石階岩層陡立,稱十八盤」,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尤以對松山北普照寺的「一品大夫松」 樹冠如傘,遐邇聞名




中天門索道」盤空過歷代皇帝登泰山步道前段,下纜車直達祭天封禪大道,泰山古建築碑刻精華就分佈在聖路兩側。




步出纜車,叩關人間通往天堂之「南天門」,穿過盤道上「飛雲澗」,谷底是索道所見,谷底盤旋而上的十八盤天梯盡頭




「門闢九霄,仰步三天勝蹟;階崇萬級,俯臨千奇觀。紅牆黃瓦城樓,氣勢雄偉石砌閣樓拱形門額題曰「南天門」。




十八盤至南天門以上稱「岱頂」,山於此最危聳,上即絕頂,彷彿天門,兩山對峙,為構成三重空間一線天之關隘。




關闕嚴整佈局建於一二六四年,一九八四年重修,財神殿」送子娘娘」求賜盈豐,洞天福地通天下財源,營人間福澤




「南媽祖,北碧霞」,「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奶奶天街東端高崖上有碧霞元君祠建築群,是泰山祭祀之重點




聽南門長嘯松濤依舊,凌絕頂遠眺風物日新。」,天府仙境眾神祇與自然景致交相輝映,營造出天上人間之幻境。




步入天上市集天街」,仿古店鋪賓館依岩而建,頂主要食宿購物區,繁榮茂盛,人潮匯聚,其它名山無法比擬之。




天上的市街,位於岱頂,西起南天門,東止碧霞祠全長六百尺,風景優美,買賣興隆,是國內十大特色市場之一。




過天街牌坊進入登天御道,沿山修築石砌步行道,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匠心運作,充分表露歷代帝王封禪古韻。





元坊泰山古盤道最後一座石牌坊,與迎天坊對松山坊白雲亭」並立,使天街南立面得以豐富。




元坊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十一米三,建於清康熙七至十一年,牌坊作為山門,分隔天街市集與神仙天界。





古牌坊有著美麗的傳說,道書《雲笈七籤》把泰山描述成為神仙所居仙境,名蓬元之天,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







獨尊五嶽的泰山,是華夏人心目中之聖山,歷代帝王封禪之地,遍佈滿山的古建築和碑刻,記錄著過去的輝煌與榮耀。







歷代文人墨客贊詠詩文於石刻碑文,濃墨深雕,流光溢彩,文化寶藏與雄偉壯麗的自然山巖交相輝映,最為光華奪目





循封禪之路登臨聖山寶地,「海岱悅目」、「山高望遠」、「五嶽之尊」摩崖題刻結合佳景,寫出壁立萬仞之氣勢。




沿溪谷而行,溝通「人間」與「天府」之間長達六千多級的天梯石階乃藉南坡斷層陡壁之勢,造成登天梯之意境。





由人間鬧市上達穹宇,由緩坡而陡坡步步高升,最後登臨天界,紅牆黃瓦與蒼松翠柏一路呼應,貫穿人間至仙境路程。





階崇萬級,一路艱辛攀登至此,於此欣賞岱陽勝蹟風光,暢快享受「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的豪氣與逸氣。





五嶽獨尊玉皇頂,萬代瞻仰巡撫題,字徑一米二,為岱廟大字之冠,蒼勁有力的巍峨氣派,「仰之彌高,瞻之彌堅。




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歷代帝王祭天告地,儒家釋道傳教授經,文化名士登攀勝,碑碣、摩崖、楹聯石刻琳琅滿目。




清淨流芳聖水井,聖水井是岱頂著名九泉之一,因孔子及歷代帝王登山封禪飲用得名,井旁有碑,碑字為乾隆御書。




過聖水井,前方一堵天然石壁巍然屹立,石壁前寬闊空地,是東嶽大帝上廟殿屋基址,廟已圯,僅一碑形影相弔。




摩崖以石峰峭壁為碑,石刻以玉皇頂下大觀峰最著名,天然石壁重重疊疊,為泰山博得「中國歷代書法藝術博物館」美譽。




《紀泰山銘》是唐玄宗登山封禪御筆親撰歌功頌德,文章典雅、書法蒼勁,金光閃閃,洋洋大觀,譽為泰山三大摩崖之首。





放眼泰山石刻中國文化史中一枝奇葩它不僅僅是中國書法藝術品的一座錦繡寶庫,而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品。




摩崖石刻多且精,現存二千五百一十六處,僅在岱廟就有上百座,最出名者為秦石刻,是秦始皇十年五次出巡所立。




秦石刻碑僅存《瑯琊刻石》和《泰山刻石》,與漢隸絕品《張遷碑》《望嶽》詩碑會當凌絕頂名句,成為千古絕唱。




其後宋真宗登泰山,撰刻碑記,讚頌青帝節彼岱宗,奠茲東土,生育之地,靈仙之府」,敕封青帝為廣生帝君




青帝即太昊伏羲,古代神話人物,道教尊奉為神,傳說青帝主萬物發生,位屬東方,奉祀泰山,象徵蓬勃生命。






「敕修清帝宮通往玉皇頂盤道之間碑銘林立,登高壯觀天地間,如《易經繫辭》言:「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眼底乾坤小,胸中塊壘多。」登上峰頭最高處,認識泰山真面目,然後指天劃地,仰觀俯察,傲瞰四海,雄視天下九州





登峰造極,昂首天外,體會泰山王者風範,五嶽獨尊,仰之彌高的中國名山地標,成為華夏縮影,民族文化之象徵意義。





 玉皇頂門下矗立秦王無字碑,碑側郭沫若「回思漢武年」句與明代張銓「袖攜五色如椽筆,來補秦王無字碑」詩碑相對




「玉皇頂」為泰山極頂,又名「天柱峰」, 峰頂建玉皇廟,廟由山門、玉皇殿組成四合院,殿前金鎖圈繞「極頂石」。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庭中「極頂石標誌著泰山最高點,登東亭可望旭日東升,西亭可觀黃河金帶




山不在高,東嶽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僅一千五百四十五公尺,雖非五嶽之首,但卻享有「五嶽獨尊」之美譽




殿前有「古登封臺」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歷代帝王登封泰山,設壇望祀山川諸神,燔柴祭天之處。




天在上文化基澱泰山,是燦爛東方精神之縮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神山東神門直通瞻魯臺






觀泰山崛起於平原,凌駕齊魯山丘,巍峨的山峰與遼闊的平原形成巨大之落差,顯得拔地擎天,直插雲霄,格外高聳。






孔子說: 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說:「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相對齊魯平原,泰山顯得雄峙天東




登臨瞻魯臺」,放眼泰山,坐落山東中部,北依泉城濟南,南臨聖城曲阜,東連瓷都淄博,西濱黃河,山城渾為一體






仁者樂山」,登臨一代神山,身在最高層,岱頂俯瞰齊魯之邦,只覺恢宏大氣,悠然敞開胸懷可以包容萬物百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