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夢裡江西(二十一)廬山草堂》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


如琴湖畔



自昔懷清賞,神遊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來到了廬山的如琴湖。




廬山上的第二座人工湖 ─ 如琴湖在花徑東側,新中國時,此地被闢為花徑公園。




白霧如紗,水聲如琴,如琴湖酷似琵琶,湖中有島,島上有九曲橋與湖岸相連。




匡廬奇秀甲天下,如琴湖畔,想廬山岡巒環列,山峰連綿,雲霧翻卷,煙雨濛濛。




廬山,被譽為中國人文第一山,賞景,人文景觀融匯在美不勝收的自然美景之中。


花徑公園



湖傍花徑,樹枝含翠,賞晴雨自然之變化,思慕唐朝白居易足跡踏過的文人之路。




此地海拔高度一0三五公尺,曾是廬山三大名寺西林寺、東林寺之外大林寺所在地。




白司馬花徑,元和十二年暮春時節,白居易江州司馬任內,登廬山訪大林寺僧人。




山下桃花已落,山上的桃花始盛開,花開山寺,詠留詩人,賦詩《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此後,大林寺附近稱「白司馬花徑」。後因大林寺代有興廢,花徑逐漸湮沒不聞。




一九三一年客居山中學者李拙翁發現建亭,亭中「花徑」二字,傳為白居易手書。




隨後募資,在石上築一小圓亭花徑亭以保護巨石,在花徑亭旁邊建一方亭景白亭。




景白亭石板路,花徑周圍廣植桃樹,景白亭落成,陳三立撰寫《花徑景白亭記》。




並豎立一石牌坊,橫額上書「花徑」二字,兩側書「花開山寺,詠留詩人」一聯。


廬山草堂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




「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




廬山花徑公園坐擁湖山勝景,園中建有草堂陳列室,內設白居易展覽室供人懷古。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花徑前的「廬山草堂」是白居易詠桃花的地方。




在唐代,大林寺譽為「匡廬第一境」,白居易當年賞桃花的地方稱「白司馬花徑」。




兩千多年前,九江就流行隱逸文化,而生在九江的陶淵明,是讀書人的隱逸之宗。




九江,是隱逸文化的發源地。李白、白居易、周敦頤......在此建草堂、客居、定居。




白居易江州雖不得志,卻能恬然自處,在廬山香爐峰北建草堂,與當地僧人交遊。




流放江州,貶為司馬,「廬山以靈勝待我」,當其七0歲的時候,還寫詩懷念草堂。




一九八八年仿建的「白居易草堂」,著名雕塑家王克慶製作白居易石像立於湖畔。




覓一處幽靜,擁抱湖畔風光,想當年白司馬結廬草堂,歸隱廬山詩意生活的懷想。


【註】
《廬山草堂記



前段從修建廬山草堂緣起,再鋪寫草堂陳設與四周山水景色,表達山水雅好。




文章從景物說到自己恬靜安適的心情,表達自己樂天安命、歸隱廬山的願望。


(2016年11月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