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旗津走讀(二)旗後砲臺》

旗後因控制打狗港進出門戶,清代建造砲臺成為在臺的軍事要地......


一、軍事駐地

旗後山保安林



沿著登山步道走,往右邊是知名的高雄燈塔,往左邊是旗後砲臺。




珊瑚礁遍布地形,旗津是海岸扼守據點,過去曾是重要軍事駐地。




保安林邊鄰海岸珊瑚礁,石灰岩地質鬆散脆弱,需林木根系鞏固。




旗後山保安林通往砲臺與燈塔,百年來默默守護著旗津及高雄港。

【註】
全臺最早1907年設置的保安林,原名「2301號土砂捍止保安林」。




臺灣少見的燈塔與砲臺共築,見證了高雄港篳路藍縷的開發過程。


海防砲臺



曾經是扼守高雄港的軍事要地,砲臺建築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




清末為扼守打狗港海防,設置三座礟臺:大坪頂「大坪頂礟臺」,
旗後山「旗後礟臺」,哨船頭「雄鎮北門」礟臺,結合成防禦線。




登臨在富含歷史歲月的旗後砲臺,居高臨下一覽高雄的美麗海港。




砲臺古蹟佇立在此,除獨特自然生態,更包含豐富人文國防意義。


二、走讀旗後砲臺

(一)砲臺南區

南區營門



蒼天映照旗後砲臺後門的陳古牆垣,在微高坡地上俯瞰城市海景。




跟著黃老師走讀旗後砲臺,坐落旗後山頂南區營門防禦入口窄小。




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在旗後山興建了中西合璧的砲臺。




穿行一八七六年完工的旗後砲臺,入口處以密集的木樑加強鞏固。


砲臺南區



砲臺南區包括砲座區、偵測所、彈藥庫、祭祀房、營房及後操練場。

【註】


砲臺設施,有觀測所、操練場、病房與廿二間營房、廚房、補給庫。




旗後砲臺基座為下大上橢圓,砲臺分三區:北區兵房,中區指揮區。




營舍設置在牆垣內側,紅磚、密集的木樑,與厚實的鐵水泥層構成。




防禦乃兵家大事,中區指揮區祭祀堂通道左側祭祀堂,右側彈藥庫。

【註】
操場西側的空間內,設置了一座灰泥砌築的翹頭案,具有祭祀用處。




南區後練場,沿著中央通道上較高平臺,平臺上偵測所旁設置砲座。


大礮區



一八七五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督造砲臺。

【註】
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日軍侵瑯嶠(恆春古名)攻石門牡丹社。




聘英籍教官哈務德(J. W. Harwood)四品總教習,依地形高度督造。




南區設置彈藥庫,於大礮區其上安置四門6.5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

【註】
守護港灣的歷史舞臺,砲臺除此四門前膛砲尚有一門克魯伯前膛砲。




但坐擁山海於旗後山制高點,仍不敵日軍吉野艦的砲擊而敗陣下來。




至日治末期大砲被拆走熔毀支援二戰,「旗後礟臺」成為斷垣殘壁。


三、砲臺中區



中西式合璧式的旗後礮臺,通道見格局呈現「目」字狀形式構造。

【註】
平面呈「目」形,長向朝南北短向朝東西,與旗後山勢走向一致。




中區為較高平臺,中央一條溝漕形的通道貫穿南北連繫南北二區。




分三區,北操練場,中指揮區,南裝設大礮,通道厚牆為指揮所。




乙未之役砲擊之前,因指揮官劉成良已隻身前往安平,日軍登陸。

【註】
乙未戰爭因《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人民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戰。


四、砲臺北區

營門北區



穿行中央穿道,上有平臺前後有臺門,西方構造卻是閩式紅磚牆。




旗後砲臺主要依南北分成三區:北區包括主營門、前操場及兵房。




站在充滿歷史感的紅磚牆制高點,眺望砲臺北區以及整個高雄港。




主營門位於北側營房區之西面,門前臺階直下山腳,為補給用道。




旗後砲臺的營門有二處,原主入口朝東南方,西邊則有一小側門。




雖為英國計師督造,但外觀融合傳統閩南與西洋樣式,極具特色。


威震天南



主入口在方位符合中國傳統風水觀,營門以中國式八字門為設計。




旗後礮臺正門為中國式八字門,裝飾鉚釘扣,建築特色十分特別。




八字營門,額楣題「威震天南」,門牆以磚砌樣式不同「囍」字。




門額原題「威震天南」,乙未戰爭遭吉野號於旗後外海砲擊損毀。




「天南」參考照片摹寫恢復,「威震」以虛字呈現,存歷史之真。


(2023年12月1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