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徐志摩的安眠地,海寧西山公園依山傍水......
到靜安智慧書房
1924,這一年,徐志摩和林徽因陪著泰戈爾訪華。
靜安書房,我和泰戈爾搭乘觀潮列車,穿越時光。
文化旅遊西山公園靜安智慧書房,獨特民國風情。
打卡詩歌主題的閱讀空間,歷史性邂逅文學巨匠。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的繁瑣重複,還有詩和遠方。
潮城之約,西山火車頭書房,與泰戈爾閱讀旅行。
紫薇山
江南山水,硤石是徐志摩文學創作不竭的靈感源泉;
白居易至硤石謁顧況,寫下《登西山望硤石湖》詩。
【註】
菱歌清唱棹舟回,樹里南湖似鑒開......居民地僻常無事,
太守官閒好獨來。猶憶長安論詩句,至今惆悵獨書台。
硤石水月亭橋下至新橋一段水域即舊時所謂南湖、上谷湖、
谷水,峽川名勝「南湖夜月」在此。白居易至硤石謁顧況,
望硤石湖寫詩道:「菱歌清唱棹舟回,樹里南湖似鑒開。」
顧況是海寧人,唐代白居易曾在此謁見其師顧況。
白居易又稱紫薇郎,為此紀念,西山又稱紫薇山。
【註】
白居易曾任中書郎,唐中書省別稱紫薇(微)省。
白居易詩句「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紫薇,也是海寧市花,代表美好事物的嚮往追求。
繽紛紫薇,山頂是標誌性建築 ─ 飛簷翹角紫薇閣。
白氏聲名遠高於師,閣名不稱海寧顧氏而名白氏。
曲徑通幽
清早,遊賞到錢君陶藝術館,山腳旁有幾條小徑。
西山山麓的藝術館,藝術收藏家錢君陶是海寧人。
徐志摩說騎自轉車是一個是一種「雙輪舞的快樂」,
這樣的悠閒快意不必遠求,跨入西山休閑公園即是。
「冷月照詩魂」,月洞門入口看到幽深的林間小道,
綠色秘徑深處,有原在東山與其父墓相鄰的詩人墓。
【註】
1966年墓地被紅衛兵炸毀骸骨無存,原址建化肥廠。
兒童公園月門左右,明石獅兩尊是三不朽祠門舊物。
綠色秘徑
西山位於硤石鎮西,與東山(沈山)並峙,故名。
城鎮裡的綠色秘徑,徐志摩墓就隱身在西山公園。
【註】
東山西山相對,中通市河,鎮故稱硤石或稱硤川。
兩山古時又合稱為由拳山或硤石山,本合二為一,
秦始皇南巡時過此以為有王氣,發十萬囚徒鑿開。
西山公園深富文化藝術內涵和園林觀賞性,雕樑畫棟
掩映於綠蔭深處,山頂紫薇閣,是海寧標誌性建築。
園內大小景點二十餘處,偉中見清秀,明靜中見幽靜,
白鶴亭、三角亭、雛鳳亭、和平亭、半邊亭琉璃飛簷。
西山有豐富的人文景觀,義士亭、九曲長廊、曲徑通
幽、人仙境游、煙霞洞、八仙臺等景點點綴於山間。
如此西山「從此我想隱居起來,硖石至少有蟹和紅
葉,足以助詩興,更不慕人間矣!」徐志摩寫道。
徐志摩墓
八0年代重修的徐志摩墓,墓碑是舊墓上唯一的遺存。
父子相依,長伴的是幼子的墓,墓碑由梁啟超題寫的。
詩人預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心裡且為詩人獻上一束花,他永遠年輕,永遠美好!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如今徐志摩在「蔚藍的天空俯瞰」西山蒼翠的森林。
【註】
泰戈爾曾唏噓徐志摩像是天空,俯瞰著林徽因森林。
泰戈爾說過:「他們中間吹過,一陣喟嘆的清風。」
清風比喻自己,為他們那份克制的情愫所感到唏噓。
志摩說「不去那冷寂的幽谷,不去那淒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 飛揚,飛揚,飛揚,......。」
飛揚,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越過萬水千山,故鄉始終是徐志摩魂牽夢縈之地。
(📷2024年9月21日)
每一張拍得非常漂亮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