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臺北文史走讀(三)植物園》

  舊城遺韻,旅人流轉,賞植物園叢林,跨時代的長青之美......


一、植物場域

漫步園中



古蹟行旅,臺北文史走讀,從自由廣場,總統府到植物園。




到了南海路植物園,喧囂沉澱,忙碌的腳步也似乎放慢了!




日據時代研究植物場域,占地八公頃,蒐羅植物達二千種。




依植物分類系統與習性分區,每個區域以不同的主題呈現。


城市森林



午後進入城市森林,光線與溫度,讓人有舒服放鬆的感受。




從全世界多方面收集樹種培育,堪稱一座豐富的植物教室。




邁向植物之路,珍稀之樹 ─ 無憂樹吸引著眾人的駐足流連。




觀賞佛祖誕生處之樹,無憂樹花葉皆美,是佛教四大聖樹。




依循路線參觀,架高的木棧道,兩旁青綠,彷彿在山林中。


林業試驗所



藏在樹叢中的,是臺灣植物命名王,早田文藏重置紀念碑。

【註】臺灣植物界奠基之父,為一六00種新發現植物命名。




欣賞奇花異卉,駐足水陸域生態,往水岸前的林業試驗所。




一九二一年創設園區,隸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全臺首座的植物園,植物研究、保育、展示及教育的場所。


植物舞臺



走過百年的植物收藏所,流連景觀與文化疊加的城市森林。




走進一片蓊鬱綠園,迎著陽光,展現了綠意盎然的生命力。




都市的一片綠地,殖民的南國想像,帝國展示國力的場域。




漫步園中,觀賞琳瑯滿目的奇花異草,襯托古蹟遺址之美。


二、古蹟走讀

南門町三二三

(一)



朱欄碧瓦雕梁畫棟的歷史博物館旁,池畔垂楊與中式涼亭。




荷花池畔,親水綠意優雅閒適,隱藏昭和年代的建築風格。




昭和初期(一九三0)建築,這棟建築曾做為林業試驗所宿舍。




四季常綠、時花繽紛,植物園日式木造平房蘊藏豐富人文。


(二)



時光荏苒,建築歷經員工退休凋零後,逐漸荒廢為人淡忘。




日治時期地址「南門町六丁目三二三番地」,重建為展場。




修復日式結構,頹圮員工宿舍,重現日式風貌與庭園之美。




香萃四帖精油特展,蘊含土地深情沉澱人心,豐富了植物。


(三)



座敷內放置壁龕的六畳空間,瞬間彷彿走入了歷史的舞臺。




典雅禪意,與屋後院日式枯山水庭園,一窺其往日之風華。




禪花園堆疊有致的石塊代表「山」,淺色碎石表現「水」。




知名日本庭園家小口基實的設計,傳達出寧靜至遠的氛圍。


欽差行臺

(一)



續前往西北側,繪有門神的中式四合院建築,有如時空錯置。




燕尾翹脊,大門三間開,中門彩繪武官門神,兩側文官門神。 




文門神持燭、花、鹿、冠象徵「榮華、富貴、加冠、晉祿」。




左青龍右白虎,中門兩側的抱鼓石雕,壁堵有古樸彩鏤雕飾。


(二)



臺灣現今僅存的閩式官署建築,原址在西門町中山堂附近。




遭到拆除後,至今只剩遷至植物園內的一小部分建築保存。




清治時期建於臺北府城的迎賓館,曾作為臺灣總督府使用。

【註】

光緒時一八九四年落成舊臺灣總督府廳舍,欽差行臺儀門。




欽差行臺建築穩重,格局宏整,室內高敞,表現官衙威嚴。


(三)



文史走讀,隱身於植物園園區內兩座低調的古蹟懷舊建築。




植物園區歷史建築合體構築的南海學園,流轉跨時代之美!




兩座古蹟遺址,象徵了美麗寶島上多元族群的變遷與融合。




時代變遷,清末衙署建築至今仍矗立,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二0二二年四月九日)

  (以上圖片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有觸及版權請通知本人刪除圖片。)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