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前進金門(三)太武精神莒光樓》

太武山,玉章路,長思英烈千秋傳;莒光樓,復興崗,毋忘碧血萬世魂。旗正飄飄,怒潮澎湃,強虜可以煙滅,歷史豈能灰飛?登臨太武山、莒光樓,疊石砌成厚重歷史,故人故事就在眼前,自然人文載體交響悲壯的軍樂......


玉章路


 

金門無高山峻嶺,全島多為起伏地,最高為北太武山,橫亙於島中央,丘陵拔海二五三公尺,俯瞰全島。歷代煮鹽造船濫伐,花崗岩構肌理展現。昔日軍事重地,卅八年後積極造林綠化,林木蒼翠,今為金門國家公園園區。

【註民國四十三到四十六年間,防衛司令官劉玉章奉總統蔣中正指示進行多處坑道與交通建設,太武山就地取材,官兵發揮集體力量,鋪成一條玉章路。


 

 

太武山形有如武士之帽,我武惟揚之精神也在此傳揚。過玉章路牌坊,左手山壁題「中興在望」,尤以「毋忘在莒」為金門史上不可搖撼的精神象徵,勒石就在太武山,高十數丈,佇立石下,放眼金門,海天遼闊,胸襟大開。

【註玉章路,太武巖,石刻有參謀總長賴名湯題「精誠團結,同仇敵愾,刻苦耐勞,冒險犯難」。松林高處有「高風亮節」碑石,紀念李良榮將軍。另有中正字典故「其介如石」惕勵堅貞情操。全程唯一陽刻石為「人定勝天」,正是太武時代精神。

 
毋忘在莒
 

 

回顧枕戈待旦,毋忘在莒太武精神,不放鬆每一個細節,海灘沙地砌碉堡,碉堡外挖散兵坑交通壕,陣地前敷設障礙鐵絲網,並在海灘埋設地雷,壟口設置探照燈。綿密防禦工事佈署妥當,步砲聯合反登陸戰演習,以防共軍黑夜偷渡。





果然歷史必然也是偶然,卅八年十月廿四凌晨一時半,排長卞立乾查哨時誤觸地雷,轟地巨響,探照燈全亮,全線警覺,發現海中央時數艘機帆船正疾駛入侵。此時對岸發射榴砲彈,槍聲齊起與曳光彈交織成火網,「古寧頭大戰」揭開漆黑天幕......




烈焰紅光中,帆影接踵,共軍潮水般搶灘亂竄,鑽隙偷襲。戰士怒火燃燒,奮不顧身,迎頭痛擊,制敵先機,殲滅於登陸未穩之際,共軍全軍覆沒。「金門大捷」在海峽風雲之際,宛如春雷一響,雲開霧散,奠定台灣繁榮富足。

 【註】請參照《德恩雅集》之「前進金門」篇「金門大捷」敘述。




金門戰役,一千多名國殤,英靈奉祀太武山忠烈祠中。「操吳戈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浴火激戰,英年國殤壯烈捐軀,忠魂延續了台灣命脈。「百戰軍魂,老兵不死;千秋忠義,浩氣長存。」正義公理的魂魄永生不滅!





是役兵源諸多新募,中原敗兵收繳腐舊武器,但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尤以李光前團長身先士卒,白刃衝鋒,壯烈成仁,民眾建廟祭祀精神。東坡石壁也為李良榮將軍指揮古寧頭戰功刻碑紀念。生命的意義透過軍事價值愛國而彰顯!






史蹟歷歷如在眼前,父親親臨戰場,火網交織,握槍衝烽擲彈,戰車橫銜直掃蕩寇,官兵士氣旺盛,抱定決心與金門共存亡......托爾斯泰說:「誰下定決心打勝仗,誰就能打勝仗。」「誰打得狠,誰不怕犧牲,誰就會取勝。」士氣是兵家勝敗關鍵。


莒光樓

 



 

「樓重莒光」,莒光樓以榜首之姿名列金門十景之首。仿古宮殿碧瓦垂檐的莒光樓,樓高三層棟宇輝煌,莊嚴雄偉是戰地堡壘,是歷史文物的展示館,也是金門的標誌。昔日戰地徽章,今日觀光地標,曾經發印郵票流通,名聞國際。




 



軍民合力,依「毋忘在莒」的訓示所建,莒光湖畔山坡上,綠草如茵,視野遼闊,登樓金城鎮全景盡收眼底,甚至遠眺烈嶼及對岸。遙望古寧頭海灘,冥想地下坑道,擡望眼太武山「毋忘在莒」的勒石,歷史交錯在莒光樓......




 



穿過海灘,穿過槍林彈雨,穿過坑道,穿過千錘百鍊,穿過太武山莒光樓,眾志成城,都是歷史痕跡的見證。緬懷先烈,小小的島嶼,承受千瘡百孔的彈痕,背負毋忘在莒的使命,太武山、莒光樓都是金門戰史的紀念碑。




 


昔日的戰地前線,今日的觀光勝地。金門,由一個海島小漁村,扛起了毋忘在莒的反攻任務。
 生態、戰地、古蹟、人文,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多元景觀,金門保有全球獨特的風貌,卻也在和全球化觀光浪潮下逐漸的蛻變......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翻開金門戰史,曾經震天撼地,鎧胄銀光顯赫威榮。而今眼前幻燈的圖片,冰冷的白光,穿越命運,戰火慢慢地熄滅,太平社會氛圍慢慢形成,歌舞昇平中,硝煙歲月卻是不能遺忘的歷史!


(2016年3月29、3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