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悠遊,沉醉日本藝術;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南故宮美術逸品特別展裡看盡江戶時代東瀛外銷珍寶......
伊萬里瓷
南故宮來自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共一百六十一組件作品,十七、十八世紀外銷歐洲,品質最好的的伊萬里瓷器。
展覽以「伊萬里瓷」、「炫富道具」、「筵席食具」、「宮殿裝飾」等,介紹伊萬里瓷器的特色,以及在歐洲的用途。
欣賞來自東洋,在國際貿易上異軍突起,在航海時代的貨利爭逐中,外銷歐洲的伊萬里瓷器,百餘年的歷史風華。
唐津燒
伊萬里瓷最初承襲朝鮮陶工的技術,生產風格質樸的唐津燒等青花瓷器,並透過畫譜與實物,模仿中國景德鎮陶瓷紋樣。
【註】
1592年,豐臣秀吉(1537-1598)出兵朝鮮,帶回熟稔製瓷技術的朝鮮工匠,日本仰賴中國瓷器進口的局面終於改變。
其中最為著名者,是在歐洲大受歡迎的「卡拉克樣式」,青花繪飾巧妙地運用鈷藍濃淡著色技法產生立體感,彷彿繪畫一般。
青花花卉山水紋碗,青花持傘美人紋盤的設計原稿,描繪歐洲人印象中的中國風人物,有田窯燒則有意識地將之區別。
青花傘美人紋盤最初承襲朝鮮陶工,五彩持傘美人紋盤的設計,華麗的彩繪上再以金彩繪描輪廓亦是江戶時期的特色之一。
有田窯燒
1610年代,有田町燒製出日本首件瓷器,此後三四十年間,製瓷技術廣受好評,同時透過鄰近的伊萬里港轉運出售。
【註】
朝鮮工匠在日本佐賀縣有田町發現泉山瓷石,解決了惟受限於技術和原料,無法自行燒製,僅供上層階級使用的問題。
有田陶工使用支釘等方法提升品質,並透過長崎的中國商人習得五彩技術,增添作品華麗,「伊萬里燒」之名不脛而走。
筵席食具
文化細節往往會折射在飲食之間。配合外銷歐洲的市場需求,有田陶工透過特製,燒造有別於日本境內使用的筵席食具。
盛湯的蓋碗以及調味料瓶、啤酒罐、咖啡壺、可可杯等,都是模仿歐洲習用的金屬或低溫陶器,轉換為伊萬里瓷器。
當伊萬里瓷佔據了異國的餐桌、酒席,遍佈在午後的休閒時光與愉悅的杯觥交錯間,可說就真正地在歐洲立定足跟了。
【註】
「素花描紅單把匜」身世存疑,可能為康熙開放海進後,景德鎮為重回歐洲市場,製作的日本風格瓷器作品,即「中國的伊萬里」。青花五彩帶把杯,歐洲女性藏於帶鯨骨的蓬蓬裙,作為內急便器,如廁也能炫富。
炫富道具
十七世紀中葉明清易代,伊萬里瓷器趁中國瓷器外銷廢弛之際,經荷蘭東印度公司轉運出售,成為歐洲炙手可熱的商品。
伊萬里瓷器於1659年外銷歐洲,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透過不斷更新,因應訂製者需求,設計符合買方的紋樣與器形。
帶家徽或商標的「徽章瓷」、符合民生需求的特殊器形剃鬚盤,還有模仿歐洲實物製作,以及充滿歐洲文化風情的紋飾。
宮殿裝飾
伊萬里瓷器在國際貿易上異軍突起,外銷鼎盛期,正逢歐洲追求豪華裝飾的巴洛克與洛可可時代,喜愛東洋味的裝飾風格。
來自遠東的伊萬里瓷器,不但是歐洲王公貴族間爭相訂購的珍玩及餐具,也成為妝點宮殿的飾品與外交使節間餽贈的重禮。
【註】
伊萬里外銷瓷上的金彩輪廓線美人紋,可說是「瓷器上的浮世繪」,最有名的就是江戶時代鈴木春信的《紅葉舞美人》。
君王競相收藏中國與日本瓷器,在歐洲掀起一股流行。王公貴族們遂向有田大量訂購五件套組的室內裝飾大壺與大罐。
在今日的德國夏洛滕堡宮、新天鵝堡,英國伯利莊園、法國凡爾賽宮以及荷蘭海牙和平宮等,都有伊萬里瓷器的蹤跡。
(2017年2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