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芒花綻放最美麗時刻,千羽鶴搖曳,銀白雪隨風飄散,七星山的深秋,一路芒花相隨,浩瀚如海,無邊無際.....
小油坑停車場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白露霜華遍染,行道芒花連綿,我們來到了陽明山小油坑停車場,芒花漫漫,硫氣氤氳。
十一月的天空,「風捲清雲盡,空天萬里霜。」出門前一再拿捏不準天候,擔心狂風雨滴,到此,發現一切是多慮。
「四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霜降時節,天高雲淡,芒葉開花,何不登高遠眺,感受下詩詞中的那一派深秋景緻?
七星山的登山路線有二條,一條是從北方的冷水坑經由夢幻湖前往,另一條登山路線,就是由小油坑遊客中心上山。
從小油坑陽明山火山景觀區,攻略七星山是捷徑,沿途芒花遍佈山谷,景色如詩畫,空氣中瀰漫著一縷縷的硫磺味。
箭竹林步道
入口兩側為箭竹林步道,小油坑通往七星山的步道兩側,因坡度較陡土壤層較薄,長期受到東北季風強烈的吹襲影響。
小油坑通往七星山的步道位於山西北麓,迎風坡終年強風侵肆,滿山遍野以耐寒的芒草及包籜矢竹林植物生態為主。
木本植物在此不易生長,所以步道兩側草叢主要都是象徵高海拔的箭竹與芒草,昔日人們以此當箭桿,稱之「箭竹」。
劍竹莖桿挺直韌度強,生命週期長達六十年以上,一生只開一次花,花開後產生新的世代,母株隨即枯萎回歸大地。
地下根莖發達,根莖節生長芽繁殖小苗,生長密集,山區步道都被這種植物佔滿,其它植物很難從中奪取一席之地。
菅芒花的秋天
再往上走,又是一小段陡坡,之後步道被菅芒花夾圍,行走其間,彷若被與人同高的菅芒夾道相迎,別有一番滋味。
秋芒飛舞,灰色雲層下另有一番淒迷。白華菅兮,菅芒花開,滿山妝點了雪白容顏,迎接我來,這是我與秋天約定。
花甲渾是醉,滿懷都是秋。芒花夾道,踏著石板接前進,灰色蒼穹下滿山遍野的芒花迎風招展,夢幻浪漫令人心醉!
山風撲面而來,稜線上怒生怒放的一叢一叢芒花翻滾飛舞,一波一波像銀白浪濤洶湧而來,彷彿聽得到芒花的濤聲。
山風撲面而來,一波一波的白芒草,彷彿芒花的濤聲,遠遠近近低唱的,都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美麗歌聲。
「小徑清幽煙靄靄,金風蕭瑟野茫茫。」蜿蜒攀爬峰巒之間,風吹草動,遠遠近近,銀白閃亮,感受詩詞中的深秋。
山坡一路連到山崗峰嶺,蒼蒼莽莽,起起伏伏,一片白花花的芒草空中翻飛,一直連到天邊,像那歌聲傳唱到遙遠。
芒花舞曳,漾波波輕浪,於是我也向芒花深情的點頭,隨風起舞,在金秋最美的季節,譜一曲七星山徑之圓舞曲。
挺立的莖幹,捲上揮灑點點的白粉,彷彿是山頭初雪,秋風肅瑟,也像是繽紛飛舞在寒涼天氣裡搖曳生姿的蘆葦花。
丹山草欲燃
午後山嵐漸起,山頭瀰漫著白霧,如夢似幻,淡淡的迷霧中,飄來輕煙,細看不是煙嵐,迎風面的白芒花透著微紅。
菅芒開花,耐風、耐寒、耐旱,一到秋天,七星山到處怒放飄飛白蒼蒼的芒花,繁華卻沉靜,繽紛而又不喧嘩炫耀。
陽光照耀下芒花閃爍著的金黃光芒,光彩明麗,是美;雲靄籠罩下的芒花滄滄淒淒,靜靜地、淡淡地在生命中流過。
「詩意菅芒」,芒花,是蔣勳最迷戀的家鄉風景,那是在陳映真小說裡常出現的風景,也是侯孝賢電影常出現場景。
場景一轉,芒花亂石鋪地,原來七0萬年前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七星山,二0萬年前趨於停止,逐漸成如今樣貌。
大屯山火山群火山地質活動相當的活躍,尤以「後火山活動」之噴氣孔、硫氣孔、溫泉及崩坍地形等最具景觀特色。
【註】陽明山火山活動可追溯至二五0萬年前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碰撞,板塊張裂,地底噴發岩漿熔岩。
「後火山活動」是指火山停止噴發後,殘餘的熱量繼續加熱地下水,順著岩裂隙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氣孔、溫泉現象。
強風吹拂,強韌的白背芒和包籜矢竹成了優勢植物,耐不住強風的只能擠在背風面山坡,形成截然不同的植被景觀。
「菅芒花,白無香,冷風來搖動,無虛華......」堅強的生命,扎根土壤不穩定、養分貧瘠的窮山,象徵著臺灣精神。
【註】臺語老歌《菅芒花》,鄧雨賢曲,許丙丁詞:「菅芒花,白無香,冷風來搖動,無虛華。」道出了菅芒心情。
地熱硫氣景觀
冷風飄送著硫氣,磺味陣陣撲鼻中拾階而上,山路流轉,火山石散落,菅芒花夾道,回首眺望輕煙漫漫的山谷盆地。
「丹山草欲燃」,硫氣孔薰罩,催紅了白背芒的花穗,一片勝景!在這北臺灣迎接東北季風的地一道屏障─七星山。
七星山步道旁每隔二00公尺設有一個里程指示牌,讓你能清楚掌握你距離七星山主峰還有多遠,目前位置六百公尺。
硫磺蒸氣冉冉上升,白芒薰染成一片丹霞,石板路兩旁包籜矢箭竹夾道,穿越平緩的道路,我們將要探索地熱景觀。
行道芒花連綿,中秋開始抽出花穗,初時整串呈紫紅色,成熟後便轉為柔白黃褐色,是臺灣秋冬野外最美麗的景緻。
在這片莽莽草原,大自然的剪刀─植物的風剪現象相當活躍,外觀不對稱的樹木,是經過強風吹拂影響,修塑而成。
七星山東南與西北側斷層切過,產生溫泉、噴氣孔,地質景觀形成於火山噴發遺蹟,悠悠歲月,演變成今日之樣貌。
空氣中不時飄來陣陣硫磺味,岩層裸露間歇有熱氣冒出,氣態硫繚繞岩漿熔岩,只是觀察火山現象時不宜停留過久。
觀景平臺賞竹雞
青山的外圍,透著琉璃光的藍色海洋,那裡應該是三芝吧?登高望遠,繼續往上爬,登七星山主峰遠眺整個大臺北。
順著芒草道,回首來時路,目前高度,芒花雜草柵欄環繞處,野地亂石,輕煙裊裊,就是剛才停看的劉氣地熱景觀。
一步一步腳步前進,海拔高度提升,登山口沿著小油坑崩落處邊緣上升,一開始是一連串的階梯,步道有時是緩坡。
到了二00公尺處,明顯較陡些。上山路上多為石階陡坡步道,石階步道以此段最為陡峭,我盤算高度約莫四十五度。
步道每二00公尺設有里程牌,通過急陡險坡,里程碑標示目前所在位置一公里,距離主峰還有六00公尺,繼續加油!
路旁箭竹濃密,一路尋找隱身箭竹林的竹雞,竹雞生性隱蔽害羞,具領域性,平時在森林底層活動,晚上在樹上休息。
竹雞體型圓胖,以植物種子、嫩葉漿果及土中小蟲為食,不善飛行,於灌木叢樹林築巢,只見於臺灣中低海拔山區。
急促叫聲從這山開始,潑墨山水般渲染至對面山壁,晨昏整個山谷都是竹雞的嘹喨迴響,午後只偶爾聽到零星啼聲。
竹雞是底棲型鳥類,常以小群體行動,出現步道旁樹叢,一路尋覓,終於在上主峰路口右轉景觀臺發現意外的驚喜。
閱讀臺北的自然風貌
在大屯山火山群的演化歷程中,誕生了七星山,在山上觀景平臺上,閱讀臺北都會的自然人文風貌,看板清楚圖解。
【註】
遠方灰紫色的雲霧環繞,眼前波浪起伏,天氣晴朗時,金黃色的陽光灑落,為整個峰谷著妝抹茶的顏色,顏色豐富。
天高雲低,長空遠望,美麗的山巒起伏,大臺北都市景色就在腳下,我們的時光,我們的記憶,共同閃耀在七星山。
記憶中,滿山遍野的芒花迎風搖曳,千羽鶴搖曳,白茫茫的芒花都是花海,像靄靄白雪覆蓋大地,銀白雪隨風飄散。
霜降臨去回眸,山頭迎著東北風,秋風起,秋意濃,芒花盛開,搖曳生姿,如浪飛舞......我的髮絲也風中羽毛展翅。
前進七星山主峰
山間迷漫著雲霧,增添著幾許神秘,也添增幾分幽意。此時,天空忽然明朗,旅伴正在拍照,我連忙拿起相機抓拍。
天空依舊灰茫茫,原來,雲霧不曾散去,但只盤旋於一千公尺之上,前刻陽光乍現,藍天白雲的際遇宛如一場夢境。
沿石階步步而上,繼續往主峰前進,停步暫借問,詢問下山的山友,山友說,再三0幾分鐘就會到達山頂了,加油!
陽明山國家公園海拔雖然僅有一一二0公尺,由於東北季風吹拂,園區能觀察到原本棲生於二000 公尺中海拔植物。
低溫、潮濕的氣候,形成了「北降現象」,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就屬昆欄樹了,看板上說,步道旁經常可見成群分布。
從這裡開始又是一段上坡階梯,箭竹林石階蜿蜒而上,多麼盼望能發現昆欄樹,和有著藍色鮮豔尾巴的麗紋石龍子。
陡坡緩坡,翻山越嶺,一段一段的上坡,來到主峰登山口,臺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主峰,海拔一一二0公尺,我們來了!
登上七星山最高點
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內有七個以「七星」為名的景點,包含七星錐、七星瀑布、七星公園、七星山東峰、七星山主峰。
還有七星山南峰、七星池,所串聯起來的路線,岳界取名為「七星連走」,七星百岳納入登山健走記憶心願已足矣!
抵達七星山主峰,海拔一一二0公尺,臺北市第一高峰,小百岳編號第二,僅次大屯山,擁有三六0度無死角展望。
登上山頂,一覽大臺北美麗的景觀,站上七星山峰頂旁岩石,天蒼蒼、野茫茫,望見旅伴登臨石峰獨立偉岸的山影。
七星山是一座複式火山,屬於大屯火山群,火山噴發後被侵蝕成山頭,陡峭的獨立山頭,是複式火山最明顯的特徵。
噴出熔岩和碎屑岩層層堆疊,形成錐形山體,山頂空間不大,散落著形狀嶙峋的安山石,立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基石。
「登七星而小臺北」,登峰項三角點,視野寬闊,天氣晴朗時可將北盆地、北海岸納入眼底,清楚閱讀到自然紋理。
(2020年11月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