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臺灣早期書畫「匯流溯源」,看國美典藏娓娓訴說歷史......
一、匯流溯源
粗分為明清時期(1662-1894)與日治時期(1895-1945)。
時間軸長達三百年,呈現臺灣1945年前美術發展演變歷程。
國美館典藏品精選一四七件作品,展覽梳理藝術發展脈絡。
二、臺灣早期書法
陳列於本展入口的三件書法,朱術桂《忠君格言行書軸》,
鄭成功《雄文行書軸》《四庫全書尋樂篇行書》值得注意。
【註】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南明寧靖王 ─ 朱術桂(1617–1683),
朱術桂投靠鄭成功,鄭以王禮待之,讓其居住金廈門兩島,
後鄭經迎至臺監軍,施琅攻下澎湖,朱術桂五妃自縊殉國。
目前傳世所謂鄭成功書法,趨近晚明時期書法的「尚奇」
之風,筆墨呈現出飛揚雄肆、尚奇詭譎的晚明書畫風格。
明清時期書法
(一)
當時以臨仿為主,師法古人,不講究觀察和造形的嚴謹度。
用筆芒銳、常現飛白而狂野率性,甚至出現劍拔弩張之氣。
(二)
從書法作品林朝英的《蔡州行書中堂》窺「竹葉體」風采!
其書法筆筆銳利,宛若片片竹葉交錯,粗細節奏變化有致。
蕭聯魁《行草七律》佈局字形墨韻枯潤變化無凝滯節奏感。
楊草仙的《草書評懷素》連綿轉折、蜿蜒游動的另類書風,
草仙獨創「一家書」狂草連綿頓挫,書中有畫的書法藝術,
「三千年第一狂草通神之書」,其狂草具有承前啟後意義。
(三)
新文化運動推動者梁啟超《行書李商隱偶題七言詩》書法。
【註】
一九一一年受林獻堂之邀,梁啟超攜女及友人赴臺十五天。
臺灣末代巡撫唐景崧善書法,其作飄逸婉麗,雍容有矩度,
相傳府學主考官讚賞其書法,於卷上評曰:「字冠全臺」,
書法兼擅四體,行草筆峰起落舒展從容;隸書具古樸趣味。
【註】
清廷割臺,臺人自立民主國,推唐景崧為大總統率兵抗日。
三、臺灣早期繪畫
清治時代
清治時代莊敬夫的《雙鹿》,含蘊著福祿壽意旨充滿生機。
日治時期
(一)日籍藝術家
明清南宗畫派傳入日本,盛行江戶幕府文人之間的文人畫,
南畫以水墨和淡彩為主,追求詩畫合一精神,以得其神韻。
來臺審查第五回臺展東洋畫的池上秀庭的《秋田三犬圖》。
《壽翁山水三屏》勝田蕉琴狩野派畫系作家,擅山水花鳥。
鄉原古統《庭院》以拿手的「細密描寫、豔麗用色」筆法,
「火雞」地方色彩的題材,呈現臺灣早期鄉村庭院的景象。
日本的影響
日治時期,明治維新後主流影響,臺灣美術吹進一股和風,
「閩習」風格也被日本溫潤靜雅講究色彩的「和風」取代。
膠彩畫,日式寫生水墨畫,臺展、府展更帶入了空前高潮!
(二)臺籍藝術家
薛萬棟《遊戲》作品細膩構圖嚴謹,獲第一回府展總督賞。
背景的田野風光嗎,這是薛萬棟對於臺灣早期農村的刻畫,
並以許多常見的植物如牽牛花、向日葵、竹子等點綴其中。
畫中女孩們的旗袍紋理,更呈現了民國初年的服飾特色呢!
陳進《孔子祭》以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祭孔典禮為創作主題,
畫以孔廟門口為場景,廟門左方高掛「萬世師表」四大字,
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眼光描繪了戰後初期貴婦們的優雅氣質。
陳慧坤膠彩作品《臺灣土俗室》以人物鑑賞研究文物題材,
蛇紋陶瓶、達悟拼板木船、排灣人像石雕柱,雕刻橫樑等,
日本時代臺灣帝國大學的臺灣土俗室,紀錄了原住民元素。
雙鎮館之寶
林玉山《襲擊》以細緻的描寫功力,嚴謹地刻劃狼狗狂吠。
膠彩的繁複繪畫,簡潔流暢的線條呈現狼狗狂奔攻擊之姿,
地上流彈般煙硝暗示二戰緊繃局勢,是二次大戰期間作品。
國美雙鎮館之寶「臺展三少年」林玉山《蓮池》富麗典雅。
鎮館之寶林玉山《蓮池》為臺灣現代畫家第一件國寶級作品。
重彩設色雜揉了西方寫生的膠彩畫,成為臺展東洋畫的典範。
四、溯源,後記
國美館「匯流溯源」修復雙特展開幕,重建了臺灣藝術史。
重建臺灣美術史意義的早期書畫展,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後記】
國美盛會!顏水龍工藝美術展與臺灣早期書畫展同時推出。
藝術博覽,親子闔家享受幸福的美食美賞的假日感官旅行。
國美館綠園道異國料理大和屋,懷石料理餐廳附設停車場。
宴請臺灣醫學倫理之父,獲全球傑出華人獎的戴正德教授。
(2024年6月1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