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今山古道草嶺行》

橫越山與海的分界,行旅興盛超過百年,鐵公路開通前的要道,淡蘭古道,今山僅存的一段脈絡......


蘭陽第一勝





草嶺古道,蘭陽第一勝,時光長廊充滿了歷史印記。石塊量體典藏歷史遺跡,古道行旅的共同記憶。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2/Hu_stele.JPG/375px-Hu_stele.JPG

取《易經》:「雲從龍、風從虎」的「虎字碑」,虎碑草書勒石,「雄鎮蠻煙」同列為三級古蹟。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4/Xiongzhenmanyan_stele.jpg/375px-Xiongzhenmanyan_stele.jpg

同治六年鎮臺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大霧彌漫受阻風暴,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藉以蠻煙瘴霧


古道調譜





古道沿途清水在側,溪流潺潺,遍地草林,闊葉森林鬱鬱蒼蒼,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芒草生長茂盛。






草嶺,標高海拔一二三四公尺,遠眺山谷梯田阡陌,屋舍倚立,古樸的田園風光,協調出古道調譜。


今山古道





迢迢山徑盤層巒蜿蜒古道似蒼龍;天旋地轉若迴蟒羅列群山稱草嶺。遠山近山,綿延不斷古道。





全長8.5公里,貢寮遠望坑至頭城大里界山的草嶺,中倚層巒,綿延不斷,聲線傳唱不歇的今山古道。





歷史場域,由平埔族逐步闢建,清代開山撫番,先民翻山越嶺,進入蘭陽平原聯手開發共創的成就。






山海交界彌足珍貴的「虎字碑」石碑,「雄鎮蠻煙」行楷溝紋為框匾,是臺史開闢古蹟中的古蹟。






今山載古道古道載石階。幽靜古道尋找歷史,石階上落葉翩然,苔痕、汗水滴落斑斑都寫入歷史。


小亭高立





「小亭高立沐雄風,回首汪洋一望中。」春日野薑花、秋日芒草花,輕霧飛花逐雨來,富貴風流隨風去!






觀景亭北倚欄杆,大海遙看近卻無。蒼鬱的霧好似秋色芒花滿山,潔白的羽絨泛著銀光在風中搖曳翻飛......


草嶺霧中行





霧起虛渺如世局茫茫,悠悠天地任孤身飄蕩。山為路,石為階,踏上霧中之路,走尋更前方的旅程。






草海蒼茫霧中行,縹緲蜿蜒山路,先民胼手胝足,開啟山林繪製谿山行旅圖,寫下了臺灣史開闢紀。





孤客獨行天地闊,逍遙寄語霧海波......任風雨點滴心頭沒有風雨,有的是淡定從容,旅途曼妙的風景!




輕霧散作紛飛微醺細雨......循著前人腳步前行,滂沱大雨行旅,體會前人櫛風沐雨,奔波古道的勞苦。


政令碑林



雲山霧罩歲月更加滄桑!「雕楹畫棟宮廷大局張」、「天鑒民心懲淫戒惡」、「權傾玉陛萬古馨香 」。




政令碑林輻輳抱海環山的板道,人物春秋過往雲煙,而草嶺古道歷史見證的文物古蹟百年飄搖風雨!




歷史軌道的碑林,古道滄桑,唱盡多少悲歡離合!生存路曲折,古往今來,路走到盡頭轉彎都還有。


歷史軸線



黃金時代的繁盛榮景,古道沿途鏢局、遞舖、驛站,連接成一條歷史軸線。募集壯丁設隘寮(保鑣)。





乾隆末期淡蘭古道開闢,嘉慶十二年知府楊廷理續修築以艋舺為起點,穿越草嶺,以出宜蘭的山路。

【註】
馬偕自一八七三年起,從淡水去葛瑪蘭傳教,來回共走了四十七次草嶺古道,抵達大里入頭城過夜。





道光三年望族林平侯斥資拓修草嶺古道,咸豐六年國華傳承父志,從此行旅興盛絡繹百年不絕於途。





遞舖傳遞信件貨物,驛站商旅落腳休息百年時光存憶,石碑靜默記錄著流失時光中東北角歷史。




論風物博典範佳先賢心恤,問根源可有文章千古事?看盡興亡夢幻聚散無常,任風霜雨露沉吟至今!


大里天公廟



今山古道草嶺行,悠悠聞風藏名山,傳承之路挑戰多,苦路行旅一身當。慶雲宮旅人風雨行休憩點。





神廟自創立迄今歷二百年,篳路藍縷精神堡壘,慶雲宮主祀玉皇上帝, 福州天公現安奉於凌霄寶殿。





其地背山面海,風景偉麗,登上天公廟樓臺還可眺望龜山島,何應欽將軍親筆題「蘭陽第一勝景」字。




背倚草嶺山,面向太平洋,建築繁富,氣勢磅礡,「蘭陽第一勝」碑石就在古道出口 ─ 大里天公廟。


(2016年4月2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