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絲路明珠小雁塔》


長安古剎薦福寺絲路明珠小雁塔千載帝都西安,古蹟名勝薈萃,古木森鬱,青瓦紅牆之薦福寺院小雁塔與博物院緊鄰,一片思古幽情......






古都西安,東西方文化交流最盛之城市,號古蹟佛都之城,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兩處鮮明之歷史意義標誌。






翻開史冊,薦福寺為唐睿宗為高宗駕崩百日獻福而建之佛教寺院。通過唐風楹門,進入薦福寺歷史之地,尋訪千年小雁塔與毗鄰之西安博物院。






不同於大慈恩寺門前之喧鬧,薦福寺院中軸線上的碑刻和古樹,莊嚴典雅中幽靜怡人,了無住持僧侶香火之寺院,歷史氛圍格外濃郁。






庭院深深,院裡滿是石雕石碑石刻碑刻以明清歷代重修碑記居多,石刻最早是小雁塔塔底南北弓形青石門楣,上有唐代陰文蔓草花纹圖案。




坐落西安碑林區之薦福寺存有大量石刻,以唐代宗所制最精美遒勁,楷隸書體記述義淨嫡傳大弟子,主持寺戒壇,傳承律宗智舟法師生平經歷。






薦福寺古院由王府改造而成,「 潛龍之穴」地處風水寶地, 先後為隋煬帝晉王時之王府,唐太宗女襄成公主宅邸,與唐中宗英王時之王府。






寺內千年古槐十餘株巍然屹立,推測潛龍舊宅應是多層院落佈局,繁華過後,今日繁囂城市清淨園林,薈萃雁塔古蹟與西安博物館聚一堂。






位於碑林區
禪林歲月話菩提,踏尋前人之路,睹物緬懷,曾為佛教薪傳光明火種之帝地,皇家御建顯赫之寺,唐武宗滅佛後繁華落盡, 空蕩寺院無一僧人。






明代中興,英宗御筆親題「敕賜薦福寺」。至晚清建造重檐歇山式藍色琉璃瓦頂南山門,南懸英宗御匾,北面正門刻「最勝法門」表彰皇家地位。






白衣閣上爬滿了綠色植物
南山門一側有單檐歇山式樓台「白衣閣」,供奉白衣觀世音,明代創建,清代重修,歲月綿長,樹影也在明時所留石匾額樓面留下流動時光。






另一側有三公尺金代鑄成銘文大鐵鐘,鐘重八噸,原鐘「寺僧曉扣則清音遠震」,聲聞數里,人稱神鐘,輔以塔型秀麗,並稱「雁塔晨鐘」。






宏鐘原在陜西武功寺,清康熙年間移到薦福寺,絕響多年重鑄之鐘重續列為「關中八景」之雁塔晨鐘每年元旦,敲鐘祈福盛況非常






朝鐘暮鼓傳到耳,松柏掩映鐘鼓樓。重簷歇山式建築鼓樓清代建造,東西相對的鐘鐘聲鼓聲晨昏輪唱著,與遙遠的年代對話......






同樣掩映在茂密樹林中之「小雁塔」,原來十五層,震後存十三層,仿印度雁塔樣式之唐代建造精美密檐方椎青磚塔,是佛教融入漢文化標誌。





塔身每層疊澀出簷,逐層內收,形成秀麗舒暢之輪廓線;塔面南北各闢一門,青石砌成門框,門楣以線刻法雕刻供養天人與蔓草花紋圖案。






塔頂損壞於明世宗嘉靖時,底層門楣有明代刻時題字云「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地裂塔裂、地合塔合,磚塔經六次地震不倒塌。





多少樓台風雨屹立反映初唐藝術風格之小雁塔,二0一四年,隨著「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 唐代建築藝術瑰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塔後是清朝多次修繕,建造重檐歇山式藏經樓,與單檐硬山頂五開間之大雄寶殿,供奉釋迦摩尼佛祖,如今形在神去,香火不再。






感懷當年「最勝法門」,勝地是佛經翻譯史上著名「長安三大譯場」之一,存放高僧義淨天竺帶回佛教經卷、佛圖文物之皇家藏經珍貴寺院。






誦讀「女皇賜御寺,寶塔撐青穹」楹聯,當年武則天敬重佛法,御駕親臨東門外十里,恭迎義淨三藏,並跪拜頂禮,為歷代高僧未有過之殊遇。








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跡總蒼茫。」千年風雨,百次餘震,薦福寺空留唐代遺物「蹲獅」與供養人」殘雕,歷史痕跡無限滄桑啊!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看佛光塔影,賞博館珍寶,從「雁塔晨鐘」景觀,繞行隔翠幽門,入張景秋建築藏寶地西安博物院






現代建築蘊藏古文物,西周勾連雲雷紋大鼎濃縮著遺產基因,傳承著珍貴記憶西漢;「鎏金鳳鳥銅壺」儲存的廿六升翠綠清澈美酒,酒香依濃。






漢代「延年益壽、「與天無極」瓦當小篆書體千秋圖案祝禱秦磚漢瓦,西安,華夏文明發祥之地, 建築瓦當銘文昌盛綿延了千秋萬歲。






黃金帝國,漢唐盛世。漢代金餅,皇室貴族間用於賞賜餽贈之貨幣。唐代鎏金銅鋪首」,皇族建築門飾獸首至今銜環見證盛朝不朽遺輝






國寶傳奇,「新莽九鼎,鑄鼎以彰顯功績,寶器颺馨至今。銅鼎五件,陶鼎四件,新莽時期古墓祭祀祖先禮器隨葬品,見證流星王朝稍縱即滅


出土自陝西省西安市張家堡,收藏於西安博物院。新莽九鼎包括銅鼎5件,陶鼎4件,是一座新朝王莽時期古墓的隨葬品,有明顯的復古風格。考慮到王莽時期距離九鼎失蹤時間不遠,可能存在古文獻記載或傳說,因此這種復古九鼎的器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lnzkeog.html




一組面龐圓潤,體態豐腴,姿態各異的「唐仕女俑」,陶俑鏡像反映出當代生活與審美,豐富多彩之盛唐經典之作典型的盛唐美人寫照





唐代「三彩騎馬俑」正穿行絲綢之路的絢麗之都,「三彩騰空馬風入四蹄輕釉色馬騰空瞬間景象,馬上英姿穿越千年,展現強大的時代力量。








三彩載物駱駝應證羅馬帝國開國君主屋大維說的:「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以此話此俑來形容西安,再恰當不過了。








駝鈴悠悠越千載,絲路合作譜新篇。萬象帝都,三秦之光小雁塔顯現出唐朝盛世恢宏大度之氣魄,西安博物院同時實證了中西文化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