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微雨絹絲小旅行》

微雨小旅行,絹絲瀑布,石板布滿青苔,古圳水道腰繞於山間,綠意濃厚,空氣中飄散著芬多精,步道上一派清涼......


古圳親山步道



斜坡切下古圳親山步道,步道入口一叢八芝蘭竹,臺灣的原生植物,最早發現於舊名八芝蘭的士林,稱為八芝蘭竹。




陽明山的秘徑,內雙溪的上流支系源頭絹絲瀑布,出口是擎天崗大草原,沿著溪谷走,觀賞水圳是親山步道的特色。




與步道前段平行的「山豬湖圳」,日據時期是舊山豬湖地區(即今天菁山路一帶)居民灌溉、生活使用的圳道。




圳道隸屬於「坪頂古圳親山步道」,坪頂古圳開闢於一八三五年清道光年間,全長三公里,含引水隧道約六0公尺。




綠意小徑,百年古圳,行走於森林綠蔭之中,清澈的水圳流水一路相伴, 這樣的行程,也是不折不扣的古道之旅。




天空下著小雨,一路小心走,踩著泥濘路,但心裡卻是興奮,天,涼了;人,少了;路上滴滴答答,瀑布的水多了!




微雨的絹絲,清新涼爽,空氣中的負離子,更甚於日照間長的暑夏,瀑布的水量因為濕度高,應該也是更加充沛吧?




「春雨驚春清榖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過後微雨清涼,暑來,天氣悶熱。




一樣的步道,不同的季節,「知了,知了......」蟬隻嘹亮的聲音廻響整個山谷水道,那是多年前滲著汗滴的夏天。




我像《羅生門》強盜在竹林中奔逃,「知了,知了......」蟬隻嘹亮聲音響徹了整個電影畫面,那應該也是夏天吧!




竹林旋轉,強盜奔逃,迎著呼嘯蟬聲,突然一切沉寂,......立冬,陽明山區迎著東北季風,濕濕冷冷,雨,滴落。


石板綠林幽徑



微雨潤濕綠的旅行,聽著淙淙水聲前進,步道顏色是鮮綠的,綠葉透著油亮的光,石板路縫隙苔蘚地衣暢飲了雨露。




步道位於山谷之間,潮濕多霧的氣候環境,孕育出多樣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景隨步移,五感六覺擁抱一片清新自然。




圳溝迤邐,時光流轉在山谷步道,縈繞是美,看圳溝瞻之在左,忽焉在右。雨天裡靈感閃著光,步道往事也說不盡。




歷史通道的圳溝,曾為取水灌溉的要衢,古道曾經熙熙攘攘吧?圳溝石壁上鋪滿厚厚的輕苔,彷彿訴說著歲月痕跡。




早期金包裡路段通擎天崗、士林,山豬湖圳也提供灌溉與生活用水的來源,想像當年應該是人聲雜沓,行道於途吧!




水圳一會在左,一會在右,泥土路也轉為石板步道,踏著石板步道,跟著溪谷水圳蜿蜒前進,循著水聲,尋找瀑布。




如絹如絲的絹絲瀑布,山間飄著微雨,幽靜小徑,聽水聲淙淙,呼吸芬多精的香氣,途中盡是綠蔭蔽天的蒼青樹木。


尋找絹絲瀑布



由菁山路登山口至絹絲瀑布路段是平緩步道,泥土小徑、石板路續前行,一段木板道路過後,再踩著亂石落葉前進。




延伸的水圳,生態多樣,伴著繁盛的樹種,枝葉扶疏不同的林相,交織著變化的路面,峰迴路轉,彎道出現石階梯。




開始有上坡的階梯,石階向上,迎著天光,翠綠動人,微雨絹絲瀑布行,追尋綠光的小旅行,山林綠色補養了心靈。




綠色象徵活力希望,順著明快色彩繼續上行,步道走上去就是絹絲瀑布了。一旁枝葉叢中,一道潺潺溪流應該就是。




繼續走,又是石階,步道里程碑標示目前位置,距離絹絲瀑布一公里,過了步道繼續前行二點七公里,就是擎天崗。




擎天崗舊稱太陽谷,那是我大學登山社常去的標的。記憶裡,立冬開始,臺北盆地濕濕冷冷,我常撐著傘走在路上。




撐著傘,走在小雨中,尋找美麗詩意,「小雨像一首飄逸的小詩,常縈繞在我心裡......」微微細雨,落在頭髮上。




微雨絹絲小旅行,我送你一首小詩吧!「我愛這一首小詩,啊!藉不停的流泉向你朗誦,再藉無盡的細雨向你傾吐......」




細雨傾吐,綠葉石壁縫隙,泉水源源流下。位於山谷之間鄰近水域,地形斷層與落差,下雨天,瀑布水源更加豐沛。


絹絲瀑布到了



瀑布由峭壁垂落直下,落差廿公尺,水量不大,瀑身細長,如一條掛在山崖上的白色絲帶,清秀素雅,名之為「絹絲」。




細看瀑布下方,青苔斑斑的岩石,白花花的水飛濺其上,鐵鎂物質氧化作用,日積月累,岩石上染了一層紅褐色彩。

【註】瀑布位處七星山與竹篙山不同成分火山熔岩流接觸帶,兩者抗風化和抗侵蝕力不同形成瀑布,水質含有氧化鐵。




山谷阻絕風勢,即使寒風起兮,也是觀瀑好地方;水流飛卉激散,水氣瀰漫,絲綢般浪漫,幽境也是夏季避暑之處。




細雨無盡,傾吐出流泉,不停的流泉從廿公尺高的峭壁垂落直下,雪白如絹絲,水量雖是不大,足以成就一番風景。


走在山谷小徑



細雨霏霏,濕了座椅,到前方遊客中心休憩吧!路上行人在蟒蛇紋般石板小徑蜿蜒前進,這條步道通往擎天崗草原。




受地形斷層與落差影響,冷水坑溪在此形成瀑布景觀,漸向下游即為或稱菁礐溪的頭湖溪,最後成為外雙溪的西源。




水氣氤氳,植被茂盛,即使立冬山谷外風勢強勁,猶然郁郁菁菁,步道口起點名「菁山路」,附近有「菁山遊憩區」。




「菁山」路名與藍染業相關,「菁」是大菁,十九世紀初時引進北臺灣,廣泛栽植陽明山溪谷,供藍染原料的植物。




一起菁旅行,微雨中撐著花傘,平添幾分浪漫詩意,姑婆芋、筆筒樹、紅楠、 山棕、 小月桃.....繁花雜樹,一路相隨。




天,飄著微雨,涓涓滴滴,滴在張開的傘面,傘面上也像微雨滋潤洗禮後,怒放著一棵棵白色小雛菊、黃色小草花。




萬物歡唱,雨的旋律,我撐著綠色花傘,踏著輕快的腳步,走在小雨中,迎著山谷小徑清翠的花草樹木,心情雀躍!


古道懷舊



石階沿著山坡蜿蜒向上,古道南段通擎天崗,為金山平埔族金色裡社,與士林毛少翁社,聚落往來、狩獵採硫捷徑。




早年漁民將魚產從金山經金包裡路,翻山越嶺至擎天崗, 再走絹絲步道至山仔後,下山至士林販售,故稱魚路古道。




士林情,八芝蘭,八芝蘭竹原生長在臺灣低海拔山區,近百年來的不斷開發,目前僅存芝山岩與士林北投山區一帶。

【註】八芝蘭竹的地下莖屬「合軸叢生莖」,母竹再生小筍,密集如煙火的八芝蘭竹叢,事實上竹叢只能算是一株。




魚路古道必經之地,舊事也在植物,學者在士林芝山岩發現八芝蘭竹,絹絲瀑布步道重要的珍稀植物,成就了景觀。




古道旁的竹林及水圳,默默訴說著先民踏著石板挑運魚、茶葉、硫磺,也在此農墾、胼手胝足建立家園的過往舊事。




過往舊事也在步道出口擎天崗,大草原是陽明山牧場,事務所俗稱「牧場辦公室」,遺址在林蔭底層的絹絲步道上。




深入辦事處的腹地,可見一石砌的舊牧場事務所,建於日治時期,內有三隔間,是昔日上班值勤與職員住宿的地方。


往擎天崗的方向走



目前位置一點六公里,牧場辦事處區域路段,是絹絲瀑布步道最靠近招財湖溪之處,路旁有許多小徑下切到溪谷處。




至岔路,此地有一設在竹窩溪上游的攔砂壩,雨天溪水量大增,溪水從攔砂壩滿了出來,雖不至於氣勢磅礴也足觀。




目標是擎天崗遊客服務站,從瀑布密林小徑到遼闊大草原,二點七公里林蔭步道,潺潺溪水,幽靜愜意,涼爽舒適。




步道沿著頭湖溪和招財湖溪前進,至擎天崗為早期金包裡大路南段、連通擎天崗與士林地區通道,具歷史人文特色。




低頭看石階的砌石方式,早期金包里南段的路面,原始鋪面覆以亂石,不同時期的石塊,蛛絲馬跡留下了歷史紀錄。




二次大戰時期物資管制,不少人為賺取暴利,鋌而走險,私自挑擔賣魚,走私交易需躲警察,擔魚人都趁夜間行動。




頭戴笠,腳著草鞋、叉趾膠鞋甚或打赤腳,手拿臭油燈、磺仔火或火把,擔一百多臺斤魚,辛苦走完這趟崎嶇山路。


擎天崗遊客中心



走出瀑布步道,迎著山口,風勢強勁,只有耐寒的芒草夾道,一路芒草石徑,朦朧的薄霧走出來,竹篙山就在遠方。




石砌通道,連接絹絲步道與擎天崗草原,蒼蒼莽莽,短短幾步路,只因風之向背,植物的生態,形成景觀如此迥異!




步道有六尺寬,中間石塊大,兩旁石塊小,當年因為行走金包裡步道的人挑著重擔,需踏在中間的大石塊上才好走。

【註】



亂石砌成,是一九七0年拓建時,以不規則排列組合鋪成。一九九0年代以長方形平整石材,呈現規則的鋪面復ㄐㄧ。




竹篙山的身影就在眼前,起初還清晰可辨,頃刻間薄霧加深加濃,茫茫霧海中,斜風細雨不斷,氣象預報又失靈了!




到達了擎天崗遊客中心,鄰近七星山、小油坑、夢幻湖、冷水坑、絹絲瀑布的擎天崗,是臺北地區著名的綠色草園。




風勢強勁,濃霧密布,雖然身在大草原,卻是眼前有景去不得,遊客服務站、觀景平臺、休憩涼亭,風雨中靜默著。




斜風細雨濃霧,「借問酒家何處有」?領隊魏老師帶隊友喝咖啡去。遊客中心前搭乘公車,至「菁山遊憩區」下車。



一起菁旅行



行到水窮處,坐看起雲軒,風雨中回到菁山小鎮站,絹絲瀑布步道的起點,「菁山遊憩區」號稱「陽明山最後秘境」。




菁山小鎮站,一起菁旅行,陽明山中溫泉渡假村,豐富的生態資源,木屋風呂湯屋,還有「起雲軒」景觀咖啡餐廳。




空靈的山景是雲起軒獨一無二的美景,濕冷起風的天氣,啜飲濃醇的熱咖啡香,遠眺紗帽山,享受午後的悠閒時光。




順著山勢建築,咖啡餐廳陽臺背景豐富,遠眺群山,一層一層堆疊的山巒,霧中朦朧的淡影,紗帽山宛然就在眼前。




呼吸著陽明山清新空氣,遠觀堆疊的山巒中文化大學的丰姿,遙望千變萬化的紗帽山景致,賞景秘境,在「起雲軒」。




那年夏天,蟬聲響遍整個山谷;今年立冬時,薄霧瀰漫在擎天崗大草原,微雨絹絲小旅行,躍動著鮮活美麗的光彩!




微雨小旅行,石板在我們腳下,輕晃著無數歲月流年,溪流相伴,圳溝腰繞於山間,水道布滿青苔,天空閃著綠光!


(2020年11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