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碑林文化書院街 》


「訪古碑林院,尋墨書院街」,碑林文化街區書卷味濃,牌樓、城牆書院、店家,仿古建築風格鮮明,歷史文化與民俗商業相遇於此…… 






三學街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唐代此區為太廟,唐末太學遷於此地,孔廟前院門前數株高齡的古槐,記載了歷史悠久的生命。








歷史土壤沃養,文化沉澱古都,累積珍貴厚重。走出博物館,三學街文廟文化氣息似乎沒有中斷,朱熹、孔子、孟子雕像,延續碑林墨韻




三學街約有千年歷史,在宋金時唐太學改為京兆府學,這條街道叫做南城巷,至明成化年間,由於歷代的建築與改革,此街道周邊地理形成了三條南北小街,因北側有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三學」,故改名三學街。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bkpazqo.html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走出碑林博物館的時候,我的心頭突然湧現出這句詩,翛然回顧,頓覺心中一片空靈。
小編是第一次遊歷碑林,去到博物館的路上路過書院門,一幅幅丹青,一陣陣墨香,乾淨的石板路,古味的建築,融融暖陽讓心靈跟著寧靜許多,不由得放慢腳步,貪婪的享受這仿佛置身世外的時光。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2K2AR4.html

博物館所在地就是三學街,三學就地延續道統,路旁古色古味的建築,彷彿是歷史走過的路,路面字畫就地舖設,如暖陽灑在平整的石板路。





關中書院門, 東西街口各有牌樓一座,是街區地標性建築,重簷歇山的牌樓,垂掛中國古典紅燈籠,商業街區承載厚重的文化積累。






西安博物,藏古興文關中書院,崇德崇文;仿古街區,文物天地。牌匾楹聯、書畫墨跡、民間工藝,書院文化底蘊融入生活,飄散歷史醇香。





漫步青石板路,書香風雅悠然而來,輝煌於世,世代珍寶輾轉藏於博物館字痕凹凸鐫刻歷歷猶在腦海,而思緒漸漸飄遠,隱沒於市集。


 

 

碑林文化區書院街,街道兩側店堂林立,綠蔭夾道,青石鋪砌、粉牆青瓦、楹聯典雅、古色古香,容顏裡鐫刻著西安這座城市的記憶。





人說「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而此時春陽下生機勃勃的西安古樹,繁樹伸枝張臂於路面兩端,舊時光的況味,靜靜地延展在街巷裡。




不容青史盡成灰,人說走過的都留下痕跡,詩文字畫也是。路過書院門仿古步行街一幅幅丹青,一陣陣書香,傳遞書院門中的書畫藝術。




書院門步行街就位於鬧市中的僻巷,商旅雲集,卻帶著書香氣息的步行街道。書院門名稱由來已久,歷史淵源因為街道上的「關中書院」。






明萬曆時,學者馮從吾與閹黨鬥爭失利,辭官歸西安故里,在寶慶寺舊址講學,聽講者多達數千,在寺東闢小悉園為「關中書院」








明清躍居為全國四大書院,同時是西北四大書院之執牛耳之冠,今改為西安文理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地處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






三學街就書院與西安碑林綿延的歷史文化當中,滋養商店街的生命,傳統文化特色,也彰顯在古老碑石和遒勁書法當中,歷史時代相得益彰。




發展潛力的歷史文化街區,因為涵蓋碑林博物館、關中書院和南門景區「三點一線」的古都文化旅遊觀光帶,獲得「中國特色商業街」稱號。 






仿古商業步行街不同於他處商業氣息,店家多半經營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或者古玩玉石、印章書畫,因之整條街散發著幽靜的書卷沉香。






「久懸佳作待新朋」,「赫赫青銅展示華夏瑰寶,鼎鼎博選再現文物精品」,秦風院文化街物華氣質,以禮迎賓,願者入門,不做強迫銷售。






正如歌詞說的「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紛如扇面,任君駐足悠賞。




西安的歷史早已入土, 塵封在依山的陵墓裡,出土的文物也冰涼地擺在冷硬的建築裡。可是生機勃勃的商家,以熱血溫度延續歷史生活記憶。 






走出前半部分是宋代所建的孔廟,或許遊客印象最深刻的是碑林那鮮紅的大門,或是腦海仍清晰保留博物館兩側緊靠城牆南牆的「文廟」


 

 

但我對印象最深刻的是貼著古城牆,新人古裝婚紗攝影拍照。執子之手,與子成說」,繁衍生息,子嗣綿延,家族歷史就植根西安古都文化地。






世系繁衍、根深葉茂,就成長在這詩文書畫氛圍裡,不斷滋養靈魂,於是書香門第文風鼎盛,文化生命也像那龍行迤邐的城牆綿延不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