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廳大道,經國會廣場到塔橋,走讀英倫歷史......
白廳大道
「白廳」(Whitehall)是英倫西敏市的一條大道。
【註】
白廳得名於白廳宮,為亨利八世至威廉三世治下的
英格蘭國王居所,白廳原先是宮殿前方一條大道。
白廳大街是英國政府跳動的心臟,政府部門在此,
【註】
白廳是政府中樞所在,亦為英國中央政府代名詞。
國會議事廳、內閣辦公廳、國防部、唐寧街十號。
白廳路建築宏偉,十八世紀時南向道路得到擴建。
【註】
二00九年成立英國最高法院,取代傳統的上議院。
沿着白廳這條路漫步,周圍的每幢建築都是歷史。
【註】
穹頂建築是衛理公會禮堂,教堂還用作會議用途,
一九四六年聯合國大會第一次會議就在這裡舉行。
國會廣場雕塑
【註】
維修中的大笨鐘(Big ben),它是倫敦的標誌。
議會大廈前國會廣場,大草坪旁邊有花圃和雕塑。
【註】
揚 ·克里斯汀·史末資,任陸軍元帥,南非政治家、
律師及將領,兩度出任南非總理,建立大英國協。
他最大的成就是創立國際聯盟,敦促成立聯合國。
環繞著廣場北側和西側,豎立有多座政治家雕像。
【註】
集會和抗議地點,國會廣場有十二座政治家雕像。
女權運動米莉森特 ‧ 福西特,女性參政權的推手。
亨利·約翰·坦普爾,十九世紀英國政治家,兩度拜相。
1752至1855年間,三度出任首相的帕默斯頓子爵雕像。
英國之心國會廣場,一戰時領導內閣的喬治雕像。
邱吉爾雕像神情剛毅,炯炯目光正視著國會大廈。
挽救國家的邱吉爾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首相。
泰晤士河畔
從國會廣場邱吉爾雕像前行不遠,就是泰晤士河。
英國最高建築物,也是俯瞰倫敦市景的最佳地方。
橫跨泰晤士河的開啟橋,倫敦塔橋是倫敦的地標。
【註】
一八九四年通車,石材與鋼鐵結合,兼具古典懷舊
的氣息,和當代工業技術的科學成就。橋面升高讓
船隻通行的塔橋,是英國工業工程建設的里程碑。
英國的母親河,千百年來默默地流淌著一部歷史。
倫敦在泰晤士河邊誕生、成長、繁榮,終於落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