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徐志摩新婚暫居的故居,感受浪漫詩人糾結的中西情愫......
一、干河街志摩故里
海寧追錢塘潮後,來到志摩故里干河街,在這裡,遇見徐志摩。
一步入干河街口,一塊印著「志摩故里」的招牌最先映入眼簾。
海寧硖石,千年古鎮,干河街歷史文化街區,舊稱「小上海」。
徽派傳統古建築留存了大量白牆黛瓦,錯落地穿插徐志摩舊居。
硤石的明星街,干河街鄰近南關廂,曾是海寧的商業文化中心。
【註】
干河街歷史文化街區由北關廂、干河里、沙泗濱街區塊組合成。
干河街原是一條河,因河淺,河床被淤泥填高,遇旱情常乾河。
橫頭街、干河街、南關廂三街區,最核心的是志摩故里干河街。
商鋪一家接一家,藝術與文學相連結,歷史文化老街華麗變身。
穿梭時光,尋找過去的痕跡,再重拾這獨特且迷人的海寧記憶。
眉軒仍在,錦書難寄!在「愛眉小札」情書館發現志摩書信: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
【註】
陸小曼小名小眉,徐志摩暱稱眉眉。《愛眉小札》是志摩日記
及與小曼之間的書信合集,罹難五周年之日,由小曼編選出版。
走在干河街,不經意間,就會遇到徐志摩,遇見他的詩和愛情。
徐志摩把愛情寫在詩裡,而海寧硖石,把志摩的詩寫在大地上。
因著志摩故居,干河街歷史文化街區掀起了一股濃烈的懷舊潮,
曾有「小上海的南京路」之稱的干河街,街區現代風格很時尚。
街頭茂密的法國梧桐樹,繁榮的商業,還有傳統的老字號餐飲,
而我們最熟悉的,當然是徐志摩,因為他的詩,也因他的情路。
二、徐志摩故居
中西合壁式小洋樓
徐志摩故居位於海寧市硖石鎮干河街中段,是反對其離婚的父親
徐申如為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而建造的一棟中西合壁式小洋樓。
徐志摩的西式婚禮,耳目一新的形式,在鄉里街坊間轟動一時。
這幢晚清建築風格注入了民國海派風的洋樓,是街區必打卡地。
歐式的拱圈花瓶柱,洋樓的門窗上鑲嵌著幾何圖形的彩色玻璃,
落地窗是開屏庭門,與南宋、明清遺風中的亭角屋簷互為融合。
時婚變內不為老父所容,外不為輿論所諒,於是萌生歸隱之念。
後側庭院感受浪漫詩人糾結的中西情愫,揮袖返鄉擬隱居著書。
主樓南側
大門入口由同是海寧人的表弟金庸先生題匾:「徐志摩故居」,
主樓南側臺門匾額「詩人徐志摩故居」也是仰慕他的金庸題寫。
建於1926年的小洋樓,分主樓、東西廂樓和後樓,屋頂有露臺。
2006年新建門房北側入口,「詩樓新月」被評為海寧十景之一。
【註】
徐氏後人捐贈國家,海寧市政府投資修復作為紀念館對外開放。
主樓南側白玉雕像孕育著詩人徐志摩飄逸、瀟灑、自由的靈魂。
浪漫詩人徐志摩真摯熱烈地對美好事物和理想生活的執著追求。
三、進入故居
第一進中庭
故居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前後兩進,主樓三間二層帶東西廂樓。
主樓南側二層,底層設有中式雕花翻軒廊檐,抱頭樑、羅鍋椽。
【註】
「抱頭樑」為有廊建築物在金柱和檐柱間的短樑,卷棚建築頂端
椽子稱「羅鍋椽」,構成卷棚式屋頂。此結構多用於小式建築。
樑枋施中式雕飾,次間上下均有西式壁爐,設彩色花格玻璃隔扇。
海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建築富貴風雅,徐志摩的父親是此地的首富。
前廳安雅堂
申如志摩父,在鎮上有絲行、醬園、錢莊等,並創辦硖石電燈廠。
正門後有磚雕「東海安雅」四字。「東海安雅」
從主樓南側入口跨入前廳,前廳名「安雅堂」,為中西式布置。
扁額下方,浙江文化廳副廳長兼文物局長鮑賢倫之隸書五言對聯
「煙光隨地盡,水色到天無」和岳飛二十八孫岳石塵畫《松竹圖》。
主樓底層中廳鋪地,為德國進口的彩色地磚,匾額為啟功補書。
華洋同室,可見當年江浙滬一帶商宦人家居室裝潢的一時趣尚。
【註】
啟功清世宗嫡派後裔,任職教授館長,從事書法國畫詩詞創作。
故居展廳
此生雲遊未返。浪漫飄逸的靈魂,化為西山天空的一片雲。「輕輕的
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再別康橋」與「偶然」詩句成絕響!
四、廂房各展廳
正廳、臥室、書房,各時期照片,帶入詩人生活過的那個年代。
主樓一層東西兩側廂房陳列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學活動。
【註】
正廳東廂房為徐志摩思想文學活動圖片資料介紹,
玻璃櫥櫃中展示詩人各個時期出版的著作與研究。
【註】徐志摩就讀北大時,由妻兄張君勱介紹,拜梁啟超為老師。
徐志摩本想以實業救國,但接觸到羅素政治與社會方面的言論後,
深受哲人不向權勢低頭氣概感動,決心師從羅素學哲學轉赴劍橋,
但與羅素擦肩,便在劍橋大學研究文學吸收英國學術自由的風氣。
與陸小曼熱烈深情卻坎坷多舛。梁啟超證婚時痛斥其大逆不道,
他卻為自己辯解:「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
陸小曼,出身世家,飽讀詩書,擅長琴、畫,還粉墨登台崑曲,
演得黃皮,與唐瑛合稱「南唐北陸」,是名動一時的社交名媛。
徐寬容,他包納一切,但他不安分父母作主的婚姻,拋妻棄子!
說不想成仙,蓬萊不是我的分;說只要地面,情願安分的做人。
卻對不起自己的原配,對林徽因念念不忘,與陸小曼一往情深。
徐志摩到北平是為聽林徽因給外國使節開設的中國建築藝術講座。
而尋找遺骸時找到隨身攜帶的鐵篋內,是陸小曼繪製的山水長卷。
十九世紀末浪漫狂飆年代,三個女人的故事伴隨徐志摩浪漫一生。
五、故居後樓
露臺過道
徐志摩故居,建築為中西合壁式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前後兩進,
主副樓均為三間二層,前帶東西廂樓,後樓屋頂設有登臨露臺。
她愛大自然,取法歷代巨匠過程中,最愛沈周、倪雲林的山水。
她擅長設色山水,手筆清麗幽雅,秀潤自然,晚年入蒼茫之境。
被徐志摩稱之為「香巢」的這棟故居內,不僅房間數有廿多個,
有冷熱水管、電燈、浴室等設備,是正門後磚雕「東海安雅」。
後樓三間,與主樓及東西廂樓連接,形成四面圍合走馬樓形式。
作為徐家的長孫獨子,從小就過著舒適優渥的富家公子哥生活。
徐家世代經商,徐申如早年繼承祖業,經營徐裕豐醬園。創辦硤石
首家錢莊 ─ 裕通錢莊,後來又開設人和綢布號。對海寧貢獻最大的
是聯合有識之士,使滬杭鐵路經海寧境內,對當地發展居功至偉。
後樓廳室
二樓後面三間房屋,正中一間門上懸掛康有為題寫「清遠樓」匾額。
故居內不僅房間達二十多,而且有冷熱水管、電燈、浴室等設備。
到傭人房、中廳、徐母和張幼儀臥室,新婚臥房及書房「眉軒」。
中廳明亮寬敞,羅漢床、靠椅、圓桌、雲石掛屏等皆是紅木傢俱。
東面牆懸有隸書二條屏鏡框,西牆上是已然定居澳門的上海篆刻家
陸康所書之七言行書聯:「高山流水凌雲志,明月清風無限情」。
六、後樓臥室
徐母臥室
西廂房傳統中式風格:一為徐母臥室,一為志摩前妻張幼儀臥室,
內部陳設為木製中式傢俱,梳妝臺、書桌、太妃躺椅、雕花木床。
徐父對志摩再婚要求婚後小曼與公婆同住。張幼儀在家養育兒子、
孝順公婆、操持家務。但徐母不容小曼,徐父因此斷絕父子關係。
婚後不久兩人移居上海,陸小曼重拾名媛,徐志摩奔波北京上海。
直至空難,小曼没有改嫁,守着對志摩深沉的眷戀,度過了餘生。
張幼儀臥房
徐張兩人離婚之後,張幼儀被徐父認為女兒,故二樓特闢此室。
室內中式傢俱一應俱全,甚至還配有當時視為奢侈品的電風扇。
張陸房間只隔個廳,房間的格局似乎也是他們三人命運的糾纏。
可能詩人的浪漫總是天馬行空的不羈,需要寄情沉溺於的情感。
寬容的是張幼儀,她不念舊惡,接濟陸小曼。她才是多情種子。
【註】
徐志摩之父逝世後,張幼儀繼續每月給予陸小曼三百元生活費。
作為大家閨秀,民國第一個被離婚的女人,張深得公婆的喜愛。
離婚後,成為服裝公司經理、銀行家企業家,經營徐家絲綢廠。
締造商業傳奇活出自尊:「女人的幸福,從來不靠男人成全。」
浪漫新房
和陸小曼新婚的居所,建於1926年,當時是海寧的第一幢洋樓。
徐志摩深愛此屋,稱其為「香巢」,親手而為內部裝修和布置。
一室西式傢俱,淡米黃嵌五彩花卉羊絨地毯鋪地,粉色窗花牆紙。
全屋粉紅色調的新婚房,和宅子沉穩色調不搭,卻顯得格外浪漫!
婚禮在北海公園舉行,照片記錄兩人對愛情的追求和堅持,詩人
身穿中式禮服,新娘親手設計婚紗,體現她對時尚和藝術的品味。
「眉軒」書房
蜜月日記《眉軒瑣語》第一篇《起造一座牆》便是在此書房寫的。
「我不僅要你最柔軟的柔情,蕉衣似的永遠裹著我的心,我要你的
愛有純鋼似的強,在這流動的生里起造一座牆......愛牆內的自由!」
(📷2024年9月2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