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旅途,訪南潯鎮,漫漫韶光裡,時光深處的詩意江南古鎮,
遊賞江南第一家宅之後,到南潯首富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
南潯,一個江南水鄉古鎮,一座奢華的豪宅,折射出一段歷史。
歷史沉澱多的南潯古鎮,古老的豪宅和花園,講述繁榮的過去。
「搖櫓船」欣賞河道翠綠柳樹、古樸石板路及私家園林建築。
手搖木船,綠水中悠閒逛南潯古鎮,賞這個風光旖旎的水鄉。
乘船漫遊感受古鎮愜意風光,探訪南潯首富園林「小蓮莊」。
二、小蓮莊
(一)外園荷池,碑廊,淨香詩窟
南潯名園
造訪當年清朝乾隆首富劉鏞的私家園林小蓮莊,邂逅園中園。
稱「小蓮莊」,因慕元末湖州籍書畫家趙孟頫建蓮花莊之名。
南潯五大名園之一,「小蓮莊」又名劉園,是清光祿大夫劉鏞
(嘉業堂主人,晚清南潯「四象」之首)私家花園和家廟所在。
光緒十一年(1885年)劉鏡和次子劉錦藻所營建,費時四十年,
1924年建成。園林構思精紗,匠心獨特,亭樓臺榭,砌石造池。
粉牆黛瓦,蓮池曲橋,奇峰怪石,「雖由人作,宛如天開」。
各處建築分別成景,景景之間具界不界,內園外園似隔非隔。
荷花池又稱為桂瓢池,俗稱魚經池。當夏天到來時,整片池塘
開滿荷花,清新淡雅,與池中錦鯉輝映,極具江南水鄉情趣。
碑廊
碑廊東臨十畝荷池,淨香詩窗四面廳,沿家廟東側山牆構築。
有書法名家袁枚等詩文尺牘墨跡,尚有三位日本學者之提跋。
一幅題為《顏平原劉太守序》行書,是宰相劉羅鍋劉墉所書。
碑款乾隆「禦賜仙筋」印章,南北二劉一起,史林一段趣事。
淨香詩窟
小蓮莊有著古色古香幽靜的文化氣息,尤其淨香詩窟四面廳。
支摘窗軒暢,窗外荷花清風,騷客在此品茗觀荷,吟詩酬唱。
「淨香詩窟」窗景入畫是詩,是聯語,一幅意清香遠的水墨長卷:
「湖月菱風相與清」「高柳垂蔭幽禽自語」「芳蓮墜粉冷月無聲」
「淨香詩窟」建築結構最精妙處是廳內天花藻井,一為升狀,
一為斗狀,又稱「升斗廳」。別具一格的構造,為海內孤本。
扇亭
小蓮莊內綠木深深曲徑通幽,漫步其中,移步換景一步一景。
莊園綠木深深,奇峰怪石,穿插碑廊、淨香詩窟等經典建築。
曲徑幽廊坐落亭臺樓閣休憩賞景,每個亭子形狀都有其特色。
恰如其分相合景觀,從觀金石韻味到小憩亭,既為景也為人。
莊園九只亭,最有觀賞與文物價值的是巧用地形而建的角亭。
劉承桓秉受祖父劉鏞「樂善好施」之家風,將南潯古鎮的名園
小蓮莊捐出,在莊園創建了劉湖涵基金會紀念館,傳承家風。
(二)劉氏義莊,劉氏家廟,內園荷池
御賜牌坊
扇亭穿過甬道就是劉氏宗廟,蘊含著豐富的宗祠文化。宗廟前
橫跨著兩座御賜牌坊,為「樂善好施」坊和「欽旌節孝」坊。
明清時期,朝廷規定只有三品以上的高官,才准許修建家廟。
家廟供祀祖宗,敕封、追諡文人武士,具歷史文化內涵意義。
狀元及第、文王求賢、三星高照、劉海戲金瞻、武松打虎等戲
曲題材,及龍、鳳、獅、麒麟、蝙蝠、奇花異草等吉祥圖案。
牌坊後刻劉家官位官職,劉鏞二品官,祖父與父親為三品官,
小碑上刻著官職最大的劉鏞長子劉安瀾,官居一品工部郎中。
劉氏義莊
小蓮莊的義莊展覽館,靜靜坐落廊榭亭閣構築的精緻園林間,
天井植古桂兩株稱桂花廳,有娶劉家小姐顧家公子乾麟銅像。
【註】
南潯劉張龐顧「四象」家族傳承百年,彼此聯姻,互相扶持,
顧家南潯舊居家境窮困時變賣,展覽館因此在小蓮莊義莊內。
父親顧叔頻在其時期歲臨終,遺訓「得諸社會,還諸社會」。
重振家業設中國史上受獎學生最多,設置學校最廣的獎學金。
錢其琛是第六期獎學金得主,為「叔蘋獎學金展覽館」題字。
靜水流深,優秀的精神文化財富,在南潯正無聲流淌傳遞著。
內園以荷花池為中心,山疊石而壘,亭踞山而榭依水而築。
太湖石堆積假山為主,園雖小景緻多,為江南園林之佳構。
詩意地棲居,一池碧水荷葉田田,迴廊亭閣假山樹藤點綴。
夏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與蓮花共芬芳。
小蓮莊是先有蓮後有莊的,其點睛之筆在於一個「蓮」字。
劉家當年看中了名為「魚池源」的荷池,荷池邊上有紫藤。
紫藤開紫花,荷花開紅花,合起來有「大紅大紫」的寓意。
爾後就在池周設山理水,點綴花木,佈置樓臺,漸成氣象。
園林體會曲徑通幽妙處,太湖石造景,石階穿梭盤旋上下。
園林疊山理水,亭臺樓閣步移景異,「園中園」聞名遐邇。
遊罷小蓮莊,閒步去到與之一溪之隔的「嘉業堂藏書樓」。
這裡的園林書樓融為一體,自然人文,又是另一種味道了。
、嘉業藏書樓
順著河邊,沿著劉氏家廟甬道出去後,就到了嘉業堂藏書樓。
嘉業堂藏書樓是劉鏞孫劉承幹,1920-1924年建的私家藏書樓。
嘉業藏書樓為「口」字迴廊式的兩層樓建築,前後兩進廳堂。
迴廊式磚木結構規模宏大,中央為方形天井,方便曬書之用。
最盛時藏書60萬卷,16萬冊,其中不少為海內外秘笈和珍本。
現在約有11萬冊藏書,3000餘冊雜誌,30000餘塊紅梨木書版。
【註】
劉承幹斥巨資購買了宋刻本《史記》、《前漢書》、
《後漢》和《三國志》,成為藏書樓內的鎮樓之寶。
口字型迴廊式廳堂建築,木窗鏤刻著「嘉業堂藏書樓」篆字。
近代私家藏書樓絕唱,清帝溥儀「欽若嘉業」九龍金匾得名。
嘉業藏書樓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藏書最豐富的私人藏書樓。
由西式藏書樓和中式古典庭園組成,是景點也是一座圖書館。
共有七個房間面寬,左右廂房各有六個房間的面寬,兩層樓共
有五十二間書庫。譽為西方建築融合於中國園林的典範之作。
藏書樓為中西合璧園林式佈局,寓肅穆書樓於幽雅園林之中。
樓外大片花園池塘假山。1949年後,成為浙江圖書館一部分。
探秘時光寶藏,漫步古老藏書樓,每一步都踏着歷史的迴音。
藏書樓東護河兩旁植百年古樟,中鋪青石板,愈感幽深肅穆。
鷓鴣溪旁一株巨大的香樟樹,與小蓮莊同樣地歷經百年風雨。
小蓮莊與嘉業藏書樓毗鄰,樓外鷓鴣溪與小蓮莊僅一河之隔。
靜水流深,南潯的精神文化財富,在嘉業堂無聲流淌傳遞著。
小蓮莊、嘉業藏書樓,反映南潯的絲綢要道,劉家書香不絕。
【註】
劉鏞20歲就創辦「劉恆順」絲行,經營輯里絲出口生意致富。
這位寒冬臘月河邊洗魚洗菜的年輕學徒,悟出經營絲業門道。
37歲跨足鹽業,60歲財富累積2000萬兩,成為南潯四象之首。
劉家的事業涉足蠶絲、鹽業、墾牧、碼頭、房產等多個領域。
(📷2024年9月2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