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園愛情探尋,走進宋代園林,尋味沈園詩情,一路行讀陸游......
一、尋夢沈園
三味書屋到沈園
粉牆黛瓦青石路,烏篷徜徉醉碧波。槳聲搖曳中三味書屋到沈園。
尋夢詩畫江南,心泊水城紹興,詩畫紹興,綠意葳蕤,向沈園。
斷雲詩境
千古絕唱沈園留,愛情名園吸客來。紹興沈園,宋代保留至今。
斷雲悲歌
入口處斷雲石,陸游詩句「斷雲幽夢事茫茫」,斷雲諧音斷緣。
【註】
六十七歲游園悼唐婉:「泉路憑誰說斷腸?斷雲幽夢事茫茫。」
詩境愛意
石山詩境二字,煙雨朦朧沈園,恰如其氛,彷彿置身愛情幻夢。
愛情名園
庭廊簷上掛滿祈願木牌,沈氏園成了人們寄託情意的愛情名園。
清風吹拂,鈴聲叮噹作響,彷彿訴說著陸游唐婉千年愛情故事。
漫步其中,彷彿聽到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與表妹唐婉的悲歡離合。
二、走進宋代園林
江南名園
沈園不姓陸,而是南宋時期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又稱沈氏園。
碧荷映日
宋代很多私家園林定期對公衆開放,越中名園沈園自然不例外。
沈園由古蹟區、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組成,以史造景日夜迎客。
沈園有斷雲悲歌,詩境愛意,春波驚鴻,殘壁遺恨,孤鶴哀鳴,
碧荷映日,宮牆怨柳,踏雪問梅,詩書飄香和鵲橋傳情等十景。
名園匯集紹興歷史文化古典園林藝術一體,人文自然巧妙融合。
江南名園高雅有致,古樸端莊,再現宋時「池臺極為盛」風貌。
千年尋園
尋夢,「幽徑小行探放翁,依依垂柳滿園空;多情不願詩魂散,
心緒綿綿鎖此中。」千年園林,感受曲徑通幽的愛情故事意境。
選一個煙雨朦朧的日子,走進沈園踏尋陸游唐琬當年愛情足跡。
沈園的園林佈局皆以水為中心,觀景建築朝向水面,點綴其間。
沈園面積五十七畝,建築不多,均以水為景觀主題,滿地綠蔭,
挖池堆山栽松古木,臨池造軒極為古樸,營造咫尺山林的意境。
冷翠亭臨水而築,悠閒賞景,水景是現為荷花塘的宋池塘,中秋後
荷葉依然茂密,重重疊疊,高低錯落,放眼望去,滿目皆是綠色。
【註】
亭柱聯世情多艱,空縈戰馬嘶風夢;歡緣難續,長憶驚鴻照影時。
1985年的考古勘探,發現了六朝、唐、五代、宋、明、清的亭閣、
磚井、池塘和假山等多處建築遺址,是沈園悠久歷史的實物見證。
「六朝井亭」亭內古井一口,亭頂中空,解決雨水活性和採光,
井壁以繩紋平磚錯縫砌築,井內出土漢至六朝時期的瓷器殘片。
沈園景區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盡顯江南園林之美。
「孤鶴軒」是沈園建築佈局的中心,也被稱為「孤鶴哀鳴」處。
陸游晚年生活閒雲野鶴般,八十二歲《城南》詩:「城南亭榭鎖
閒坊,孤鶴歸飛只自傷;塵漬臺侵數行墨,爾來誰為拂頹牆?」
陸放翁自喻孤鶴,痛失伴侶,報國無門,屢遭貶職的坎坷一生。
「孤鶴軒」單簷歇山頂兩面帶廊的敞廳,軒柱鐫對聯:「宮牆柳
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欄幾多綺思頻拋細雨送黃昏」。
軒匾額亭外由大康敬書,內匾額由書畫文物鑒定家謝稚柳題寫。
亭內有「亭池」遺址,考古發掘唐亭閣和明代假山、魚池遺址。
「宋井亭」開鑿於宋朝,因此名為宋井,形似葫蘆稱宋葫蘆池。
書畫家王學仲題寫,井字多一橫,井形像人眼稱為「雙眼井」。
翹角高簷半壁亭對聯:「莫忘半壁忘全壁,最愛詩園是沈園」。
千年越中名園,經過重建擴建,仿宋建築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三、《釵頭鳳》千古絕唱
《釵頭鳳》詞碑
親歷一次古韻悠長的古典遊園,感觸一曲淒美動人的愛情絕唱。
陸游唐琬淒婉愛情故事,《釵頭鳳》千古絕唱讓沈園名垂青史。
千古一闕釵頭鳳,沈園總多情!沈園情園!沈園之別一夢千年。
遊沈園嗟嘆陸遊的「錯錯」唐琬的「難難」,感慨愛情的忠骨。
曲徑幽折,沈園出土的斷磚砌成石壁,刻有陸游《釵頭鳳》詞,
觀陸游那首詞的筆法矯健,形體滄桑;唐婉之字體則溫婉端莊。
斷磚石壁《釵頭鳳》是沈園的造園主題。詞學家夏承燾依陸游字
跡重書刻上,而唐琬部份則是想像女人的筆跡而模仿刻上去的。
一首釵頭鳳,陸游千古愁
放翁少時家教甚嚴。初婚唐琬伉儷相得,親恐其惰於學故譴婦。
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陸游沈園偶遇唐琬題牆《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次年,唐琬沈園瞥見題詞,感然和《釵頭鳳》。不久抑鬱而終。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歲月驚鴻影,紹興沈氏園
陸游對唐婉的思念持續了一生,不斷地去沈園不斷地去沈園追憶。
74歲陸游吟《沈園二首》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唐琬身影真像飛鴻高空飛翔。
84歲陸遊最後一次游沈園,「沈家園裏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寥寥數語,道盡離索之痛!
四、南苑陸游紀念館
安豐堂
看過詞碑牆,從半壁亭前,進入南苑,此處如今是陸游紀念館。
紀念館由陸游史蹟陳列(安豐堂)、碑廊、務觀堂和雕塑組成。
陸游史蹟陳列分為愛國壯志、愛鄉赤子、愛情悲歌三部分內容。
「安豐堂」 堂名取自陸游《勸農文》「安豐年而憂歉歲」一語。
館內展出大量信札、照片、畫幅、善本、托拓片、實物模型等,
史蹟陳列反映了陸游愛國憂民,以及作為一代文豪的輝煌成就。
安豐堂大廳正面牆鑲有一幅放翁先生線刻像。兩側有副對聯:
「劍南萬首,豈但鄉邦稱泰鬥;曠代相望,濯錦江頭一草堂」。
南宋文學家陸游的詩,筆力雄健,有「一代詩史」之譽,不僅詩
詞俱佳,書法也堪稱一絕。朱熹稱其「筆札精妙,意緻高遠」。
庭園雕塑
(一)
探訪魯迅故里,觀賞沈氏園林,尋味沈園詩情,一路行讀陸游。
陸游紀念館庭園沒有古蹟區的沉鬱氣質,更多的是一股書卷氣。
東側青銅雕塑題為「孤村夜雨」,西側石碑題為「鐵馬冰河」。
兩組雕塑集中體現了陸游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高貴情懷。
(二)
「鐵馬冰河」 傾圮的石塊隱喻國破山河碎陸游的憂國憂民之心。
陸游生前的遺墨抽象排列,象徵著歷史對詩人一生的概括評價。
在一片片歷史的橫斷面中,真切感受到詩人一生高昂的愛國熱情
和淒婉的愛情經歷,這是真實的歷史,給後人提供了歷史參照。
陸游一生多次被貶返家。邊務農邊寫作,還發揮自己的醫技特長,
為父老鄉親採藥、煎藥、治病。雕塑表現的是陸游的這一段人生。
青色的雕塑相當符合詩人的精神氣質,看陸游右手握筆,神情悲愴,
寬衣大袍顯出詩人的清瘦。身為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痛心山河破碎,
憂國憂民,其一生詞作也主要著墨於愛國情懷,發壯志未酬的幽憤。
堂兩側抱柱聯:「禹跡問遺蹤,猶傳臨水驚鴻句;燕然尋夢路,
未死鐵馬冰河心」。言簡意深,很好地概括了陸游悲劇的一生。
正門「務觀堂」,沈鵬書的橫匾。以陸游的字「務觀」而得名。
心懷天下,情繫桑梓
一代詩人陸游出生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天資穎慧。十二歲能
詩文。幼年時金兵入侵,宋室南遷,《三山杜門作歌》憶此:
高宗下詔傳神器,嗣皇御殿猶揮涕。
當時獲綴鵷鷺行,百寮拜舞皆歔欷。
小臣疏賤亦何取,即日趨召登丹陛。
鳴呼!橋山歲晚松柏寒,殺身從死豈所難!
生逢北宋滅亡之際,深受愛國思想薰陶。幼年陸游讀書也習武。
廿歲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豪情壯志,極力主戰。
在南鄭親自帶隊巡邊,以狩獵為演習,曾有刺虎壯舉。改任嘉州
遠離前線,仍南望王師,心繫邊關夢繞中原,時刻準備收復失地。
陸游為官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嘉州任職修築呂公堤岷江浮橋。
潕州任上,親自遣小舟運糧賑災,奏發義倉,遭彈劾憤然還鄉。
家,至情仳離傷痛;國,報國無門憂憤,家國兩難至痛至深!
「詩人不幸詩家幸」,苦難成就文學輝煌,詩作憂民悲憤國事。
亙古男兒一放翁
紹興名人輩出,愛國詩人陸游即是傑出代表,譽為南宋詩人之冠。
有詩集《劍南詩稿》詞集《放翁詞》,自語「六十年間萬首詩」。
有《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數十文集存世。
陸游胸像後是毛書寫的陸游詞《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 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梁啟超:「篇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題放翁集》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成就一代文豪陸游的千秋詩名。
五、從紹興到嘉興
沈園到紹興站
出紹興沈園魯迅故里,烏篷船與竹絲臺門街區。
古城路上,隱藏著江南的精緻文化與迷人幽情。
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東接沈園,西接魯迅故里。
展越窯青瓷、會稽銅鏡、古越兵器、金銀玉石。
從紹興搭地鐵到紹興火車站,搭乘火車到嘉興。
紹興火車站是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的地鐵車站。
紹興站候車廳正門口廣場一對一對的石雕鳥柱,
越族崇鳥流行黑色,鳥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圖騰。
少年路步行街
繁華一條街,帶火一座城。到嘉興少年路,一條
以少年命名的街道,歷史與現代在此完美融合。
沿街人來人往,小吃美食、遊戲體驗、手工藝品,
(📷2024年9月23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