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建築藝術,卡白牆黑瓦、曲橋流水池塘,江南山水林園的設計,是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
寶地館址
江南風情,古城區遊客車水馬龍,仿古建築評彈繞樑中,來到蘇州園林的拙政園、太平天國忠王府和蘇州博物館。
出生蘇州望族,華人的建築傳奇貝聿銘,成長於江南四大園林獅子林,獲得普立茲獎,蘇州博物館是其封山之作。
據貝氏自述在十八歲前,每年暑假都會回蘇州入住獅子林祖宅,這段短暫的生活,影響貝氏後來的建築設計哲學。
從中國走出,又回到中國,貝聿銘尋找屬於中國的建築語言,北京香山飯店是起筆,蘇州博物館是完美的驚嘆號!
與蘇州深厚淵源的貝聿銘,被譽為「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普立茲獎評價蘇博館為:「本世紀最優美的作品。」
寶地北倚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東臨太平天國忠王府,南對蘇州「文化長廊」起點東北街,西接城市幹道齊門路。
選址大膽顯赫,又蘊涵深刻;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置放於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
館址分兩部分,東部舊館是太平天國忠王府舊址,西部新館主館由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於二00六年建成開放。
傳統江南院落,東西兩側院落式組合呼應周邊合院式住宅,與民居環境協調,與蘇州傳統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
北望拙政園的補園借景,白牆為底前為假山片石營造寫意山巒水意風景,後為補園借景綠樹,營造豐富視覺層次。
蘇州博物館佔地一萬七五0平方公尺,總建築面積大約二萬六五00平方公尺,新館大門是入口,忠王府大門是出口。
太平天國重要將領,忠王李秀成稱榮千歲,擊破清軍江南大營後,乘勝攻下江蘇南部多個地方
,於蘇州建忠王府。
博物館以全新手法重塑王府遺址,鄉情新韻的巧妙設計,與忠王府的傳統建築風格交相輝映,成為蘇州城新地標。
庭院建築
二00六年貝聿銘重建的蘇州博物館,與緊鄰的拙政園,太平天國忠王府融會貫通,與周遭民居院落渾然連成一氣!
「中而新、蘇而新」是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設計主題,主庭院等於是北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
院落外牆與內牆都以純淨的白色作為主基調,勾勒灰色,呈現傳統水墨畫的文人書卷氣息,與博物館的藝術氛圍。
新瓶老酒,博物館屋頂坡度與蘇州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幾乎不差分毫,為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符號增潤了新的詮釋。
貝聿銘建築慣採用幾何型態,平面佈局的輪廓呈現斜三角,中軸雖對稱而兩廂佈局又各有特色,規整中富有變化。
大門為玻璃重簷兩面坡式金屬樑架結構,既有傳統建築文化中大門的造型元素,又以現代材料賦予其嶄新的風格。
屋頂石材中國黑,黑中帶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陽一照顏色變淺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鋪設後立體感很強。
花崗岩稱為中國黑,是從內蒙和山西省交界採集而來,岩石密度高、質地堅硬,成為替代傳統黑色瓦片理想之選。
提煉傳統園林設計精髓,保留了蘇州建築溫和、清淡、俊秀的黑自基調,石和水景的運用體現了因地制宜的手法。
水流從人造瀑布環流入荷花池,打造出靜謐典雅的美感,而水系循環流動,不僅能調節溫度,還能淨化室內空氣。
池塘波光雲影,波平如鏡,翠竹掩映,磊石穿插,跌宕起伏又舒捲自如,風生水起,為蘇州博物館潤筆增色不少!
庭園展廳
蘇博館建築與園藝是互相依託的,貝聿銘設計了一個主庭院和九個布局精巧的小內庭院,組合成濃濃的文人氣息。
戶外園林以竹林涼亭為起點,筆直曲折小橋連接水岸兩端。清雅秀逸的竹林園林營造自然氛圍,看不出人工鑿痕。
進入蘇博彷彿進入粉牆黛瓦古民居,穿梭竹林園林,柳暗花明又一村,休憩空間補園借景,營造豐富的空間層次。
竹林幽幽,館內植物都大有來歷,像是產自山東的松,安吉的竹子,來自光福的杏,如皋的柏樹,錯落生長著。
穿梭古樸民居,戶外幽幽翠竹點綴如在畫中。在這山水庭院之中,品味吳中歷史文化,欣賞藝術文物的精神活動。
泥牆草頂,香茅結宇,文杏裁梁,木樑格窗,庭院以賞石為主景,輔以石凳,石桌,卵石鋪地,間植叢筱疏篁。
牆上掛畫,是北宋書畫大師米芾作品《春山瑞松圖》的臨摹本,山水寫意圖也是蘇博館主庭院片石畫的靈感藍本。
門廳內廊
屋頂窗戶的設計,借鑒了傳統建築的老虎天窗,改良的窗戶從斜坡改開在屋頂中間形成折角,室內光源自然柔和。
運用傳統造園借景手法,漏窗的設計,讓人們在狹長的廊道中移動時,不停變換視線,欣賞動線不同視野的景色。
自然光通過了大廳尖頂上的百葉窗傾瀉而下,高挑的斜角窗讓身處室內空間的遊客,不斷地欣賞天光雲影的變換。
流動光影中閱讀歷史容顏。展間通廊,採傳統建築藏引手法,透亮的屋頂天窗搭配室內白牆,成為展廳空間背景。
光線與空間的結合,透過簡單的紗布來營造光影變化,使空間變化多端,在移步換景之間,產生不同視野與感覺。
「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聿銘的名言,玻璃頂棚讓室內充滿陽光, 從中體會到光線豐富的語彙,對空間的魔幻。
經典館藏
白玉漁家樂船形擺件(清)
館內設有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中風雅、吳門書畫四個富蘇州特色的常設展覽,發現自虎丘塔和瑞光塔的文物。
一覽蘇博四大鎮館之寶:《七君子圖》書畫,宋銀杏木彩繪四大天王像內函、真珠舍利寶幢,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北宋越窯秘色瓷蓮花碗陳列在「吳塔國寶」,由碗和盞托組成,構思巧妙的重瓣蓮花淺浮雕高雅如玉,晶瑩潤潔。
秘色青瓷,御用瓷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秘色越器》
色彩豐富,璀璨奪目的真珠舍利寶幢是珍珠等七寶連綴的存放舍利容器,筆墨雄健,線條生動流暢,有唐畫遺風。
套疊式的宋銀杏木彩繪四大天王像內函,表情誇張,形象生動,氣勢雄壯。豐富的天然色彩,為罕見的宋畫精品。
吳中風雅
蘇州博物館成立於一九六0年,於今一甲子,園林融為一體,借貝聿銘傳世之作,借館藏,向傳統文化藝術致敬。
(以上圖片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有觸及版權請通知本人刪除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