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亞洲藝術雙年展登場 ,看精采跨文化對話......
一、在藝術空間
梵語中的kumbhaka描述著一種瑜伽中調息的特定方法,
平靜呼吸重整思緒,錨繫於當下時刻持續遷徙與探航。
而屏息,可視為最古老最簡單的改變心智狀態的技術,
本意是指不要期待過高,在此反轉暗示著潛在的希望。
本屆亞雙展匯聚83組件作品,展出含十九件全新創作。
透過多樣媒介,揭示歷史與人、地方和所在緊密相連。
三、賞析亞雙展
李宇城《炙熱的風》
涅翡麗.帕帕迪穆里《夢境大衣》
雅典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取得法國美術碩士學位。
涅翡麗兼具建築與視覺藝術背景,作品涵蓋各種媒介。
涅翡麗.帕帕迪穆里創作從公共空間的參與式行動,到
雕塑、攝影、繪畫、服裝設計、動態影像、裝置表演。
榮獲希臘「斯塔夫羅斯‧尼亞科斯基金會藝術獎學金」,
法國「戴爾芬當代藝術大獎」,生活往返於巴黎與雅典。
藝術家埃姆雷.胡納爾
埃姆雷.胡納爾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米蘭布雷拉美術
學院畢業。於伊斯坦堡與阿姆斯特丹兩地生活與工作。
創作涵蓋繪畫、錄像、雕塑、裝置以及寫作,著重建構
敘事與多元組合結構。作品通過對建築實體的重新想像,
及對語言、有機與人工形態物質性的反思,探索考古學、
以及失敗的烏托邦、科技、「進步」及「未來」等主題。
擅長將現成物、材料,以單純線條、圖像跟物件使用,
集合、拆解、分散、重構,而轉換成另一種藝術表現。
娜塔莉・穆恰馬德《生產記事:麵包樹、叛變與星球性》
作品以影像、繪畫、文字檔案等多媒材裝置關注史地,
探索多樣性在一個相互連結且多極化的世界中的意涵。
以18世紀「邦蒂號」前往大溪地群島交易麵包果引發叛變,
以編織版畫多層次分析探討此事件於電影、繪畫中的再現。
《生產記事:麵包樹、叛變與星球性》聚焦墾殖的脈絡,
探討全球貿易商品歷史,與歐洲海外殖民之間相互關係。
(📷2024年11月2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