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賞國美館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美館亞洲藝術雙年展登場 ,看精采跨文化對話......


一、在藝術空間



走進國美館藝術空間,和孩子們參觀亞洲藝術雙年展。




亞雙展的平臺,將這個世界變得更開闊、聯繫更緊密。




藝術無國界,藝術空間與孩子們相伴,是最樂齡人生。


二、本屆亞雙展主題



走進批判反思性的平臺,一場精采的跨文化藝術對話,
對話中產生火花,對亞洲美學價值觀進行研究及探討。




本屆主題所有令人屏息的 ─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
翻轉自「別屏息以待」(don’t hold your breath)涵義。

【註】
梵語中的kumbhaka描述著一種瑜伽中調息的特定方法,
平靜呼吸重整思緒,錨繫於當下時刻持續遷徙與探航
而屏息,可視為最古老最簡單的改變心智狀態的技術,
本意是指不要期待過高,在此反轉暗示著潛在的希望。




本屆亞雙展匯聚83組件作品,展出含十九件全新創作。
透過多樣媒介,揭示歷史與人、地方和所在緊密相連。


三、賞析亞雙展

李宇城《炙熱的風》



南韓藝術家李宇城經常採用多元媒介,《炙熱的風》是
造訪臺灣新作,聚焦個別人物的同時也強調集體團結。




李宇城的作品發掘那些曾經在他生活邊緣逗留的物品,
創作出能與他人的私密時刻,產生共鳴和連結的畫作。




以青春、團結、幽默、旅行、家庭和酷兒愛情為主題,
大型布料繪畫、卡通繪圖動畫,捕捉遙遠親密的記憶。


涅翡麗.帕帕迪穆里《夢境大衣》



希臘藝術家涅翡麗.帕帕迪穆里開幕週表演夢境大衣,
十套服裝 ─ 棉布、手繪棉布、平紋細布、染織染料等。




創作靈感汲取苦行僧的旋轉儀式,同時頌揚太陽週期和
晝夜節律,藉此探索社群轉瞬即逝特性及發展可能性。




雅典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取得法國美術碩士學位。
涅翡麗兼具建築與視覺藝術背景,作品涵蓋各種媒介。




涅翡麗.帕帕迪穆里創作從公共空間的參與式行動,到
雕塑、攝影、繪畫、服裝設計、動態影像、裝置表演。




榮獲希臘「斯塔夫羅斯‧尼亞科斯基金會藝術獎學金」,
法國「戴爾芬當代藝術大獎」,生活往返於巴黎與雅典。


藝術家埃姆雷.胡納爾



埃姆雷.胡納爾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米蘭布雷拉美術
學院畢業。於伊斯坦堡與阿姆斯特丹兩地生活與工作。




創作涵蓋繪畫、錄像、雕塑、裝置以及寫作,著重建構
敘事與多元組合結構。作品通過對建築實體的重新想像,




及對語言、有機與人工形態物質性的反思,探索考古學、
以及失敗的烏托邦、科技、「進步」及「未來」等主題。


方偉文召喚物件靈魂

椰子樹下的全家福壓克力、棉紙、畫布

方偉文運用有如廢棄物的材料,構築自身的藝術理想,
在任何空間中最不起眼的地方,設計出他的自然國度。


《靜物》紙本、紙膠帶、大頭針

擅長將現成物、材料,以單純線條、圖像跟物件使用,
集合、拆解、分散、重構,而轉換成另一種藝術表現。


《雙子壓克力、描圖紙、牛皮紙、畫布

出生汶萊歸入臺灣,東大美術系,南藝大造形藝術碩士,
多重異質的文化身分,延伸出對自我等不同面向的思考。


娜塔莉・穆恰馬德《生產記事:麵包樹、叛變與星球性》



擁有爪哇裔與新喀里多尼亞的雙重血統的視覺藝術家,
透過創作探索身份如何在對歷史與過去的追尋被解構。




作品以影像、繪畫、文字檔案等多媒材裝置關注史地,
探索多樣性在一個相互連結且多極化的世界中的意涵。




以18世紀「邦蒂號」前往大溪地群島交易麵包果引發叛變,
以編織版畫多層次分析探討此事件於電影、繪畫中的再現。




《生產記事:麵包樹、叛變與星球性》聚焦墾殖的脈絡,
探討全球貿易商品歷史,與歐洲海外殖民之間相互關係。


(📷2024年11月2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