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魯迅故里,走進顯赫尊貴的魯迅祖居四進院落,
距今250年歷史,紹興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臺門建築......
魯迅廣場
第一進臺門斗
周家老臺門建於乾隆十九年,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
距今250年歷史,紹興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臺門建築。
【註】
魯迅祖居也稱為周家老臺門,老宅坐落於魯迅中路。
魯迅出生於周家新臺門,距離東側老臺門僅百餘米。
沿街第一進臺門斗建有頭門、儀門。頭門六扇黑漆竹
絲大門「竹絲臺門」。儀門懸掛藍底金字「翰林匾」。
臺門斗走進大宅
(一)
魯迅祖居臺門斗封閉,須從魯迅廣場壁畫的偏門進去,
走進周家老臺門,江南士大夫建築暢遊魯迅家族歷史。
2400平方米的魯迅祖居有四進,各進之間由走廊連接,
二進間形成方形天井,中間點綴以假山、草木等小景。
石板地面,稍大空間均設有石池,裝滿清水防火之用。
整座大院佈局周密、嚴謹,極具中國的古民居的特色,
(二)
小客廳
一世祖湖南移居紹興後棄農經商,家境逐漸殷實起來。
乾隆年間六世祖中舉懸「文魁」匾,從此擠進了士林。
魯迅祖居是周家之老宅,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廳堂陳設顯得十分氣派,充分顯現出魯迅祖家的殷實。
江南典型官宦人家,磚木結構,粉牆黛瓦,花格門窗。
翰林匾像張巨大的名片,向遊客彰顯主人的顯赫尊貴。
臺門斗走進大宅,五開間的廳堂、香火堂、七開間的座樓,
及東西廂樓,客廳、餐廳、佛堂、書房、臥室等功能分明。
第二進德壽堂
第二進是廳堂三區,中堂懸掛有「德壽堂」的堂匾,
「德壽堂」原名「寧壽堂」,避道光「旻寧」名諱。
堂聯:「福祿歡喜長生無極,仁愛篤厚積善有徵」,
柱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周家從第九世開始,繁衍擴充分家,長子住新臺門,
原名周樟壽的魯迅,祭祖或操辦大事時才來來祖居。
第三進香火堂
德壽堂背面面白牆黑瓦花脊,高出屋檐的磚雕門樓。
跨入天井庭院,進入了隔扇和欞窗的第三進香火堂。
第三進香火堂祭祀祖宗,神龕上放有歷代祖宗牌位。
五開間建築,明間為廳堂,堂中掛畫像為魯迅祖父。
第四進座樓
(一)
香火堂北面再隔一個方形的石板天井,踏入第四進。
第四進建築稱「座樓」,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區。
「座樓」廂房兩側天井點綴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
白牆黛瓦木格窗,盆景植栽,雅而不俗,頗富韻味。
後堂前(家宴廳)
座樓中間一間小堂前,一般作爲平時會客、祭祖用。
兩側是帶廊的廂房,堂屋之間均有明堂和廊屋貫通。
西堂前(會客廳)
「座樓」前有廊、後有披,是日常起居生活的住宅。
建築中軸線及東、西廂樓建築,均佈置原狀陳列。
看這組頗具規模的清代建築羣,魯迅祖輩世居之地。
西側廂自南而北,廂樓建築依次是廚房和傭人房間。
廚房在走廊的另一頭。空間很大,是傳統的大爐頭,
當年族群繁衍人丁興旺,殷實的周家吃飯的人也多。
(三)
典庫
周家老臺門座樓的「典庫」,代表周家最富裕時期,
這時周家除了三千多畝田地,還開設好幾家典當行。
繡房
周氏在老臺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最有錢的時候,
富貴顯達的三個臺門,共有三千多畝田和幾爿當鋪。
【註】
由於子孫繁衍,家族擴充,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
嘉慶年間又購置了兩個檯門,即過橋檯門和新檯門。
所以從第九世開始,周家開始分家,長子住新臺門,
次子住過橋臺門,三子和父母住老臺門,三個臺門。
少主房
紹興典型的臺門大戶,魯迅祖居,當時一等一的豪宅,
精緻的珍木雕家具映襯著書畫,富貴風雅的文化內涵。
藏書室
佈置主房、男、女幼童房、少爺房、小姐閨房、書房、
繡房及沐浴房,以及廚房、傭人房間、倉庫等各廂房。
幼童房
巡禮座樓書房、繡房、藏書室、典庫、倉庫等各廂房。
一日百年,帶著老臺門的回味,暢遊魯迅的家族歷史。
(四)
沐浴房(躺椅為洗頭用)
先後為紹興圖書館、民俗博物館和文物管理處所用,
旅遊時代老臺門又恢復了周家鼎盛時期的舊日樣貌。
(📷2024年9月2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